置石五法根據石頭的大小和擺石頭的位置來命名的
置石五法有附石、埋石、點石、補石和擺石。
附石
附石有五法,靠石,抱石,抓石,騎石,穿石.以前講過這裏不贅述
埋石
2.埋石是指盆景裏置石的時候要埋一部分在土裏,即所謂樹有爪而石有根。
埋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掩飾石頭的不足,另一方面可體現多石山嶺的感覺
就像崇山峻嶺,露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角
埋石的目的就是體現山嶺上的老樹的感覺
點石
3.點石顧名思義就是用石頭點綴盆面,起到破呆的作用
也起到和樹對比的作用
但一般體量都不是太大
有草地上的小塊散石的感覺, 也頗有烘托氣氛的作用
補石
4.補石,就是一般來說,盆面有不足或盆樹有殘缺的
不管是根的不足還是幹的不足或者枝的不足都可用石頭補
就像有些根頭部很空的倒掛懸崖
在盆面置高石就是補石的一種
當然補石不光是補不足,還有遮醜的作用
擺石
5.擺石一般體量比點石要大些
兼具補空破呆和增加觀賞點的作用
有時候為了好放擺件也先擺一塊石頭
區別主要還是在於表現的對象不同
埋石表現的是山嶺
擺石是孤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437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