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藝術性較高的的樹樁盆景,往往需要幾年,幾十年時間才能創作出來,在較短時間內創作出形神皆佳的樁景作品,無疑是盆景愛好者和製作者的願望。實踐證明,通過人工促老催古的技術處理,可以達到短時間內使樹樁成形的目的。
其技術措施是:
1、選材 每年冬季和早春,可到荒山脊地、崖頭風口、懸崖峭壁等處選取適宜作盆景的植物材料。這些地方由於生長條件差,樹木多低矮畸形,容易形成幹低枝曲、姿態優美的奇特老樁,並易移植成活。
2、截枝養冠 它是樁景造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操作方法是:待樹枝幹的第一節培養到一定粗度時加以短剪,讓其生出斜枝或橫枝。修剪輕重根據樹木的生長特性決定。之後,依次培養出第二節、第三節等。通過不斷地修剪,使樹冠達到樹樁造型的需要。
3、蟠紮 用鐵絲等材料綁紮樹樁的枝幹,使之按要求的彎曲姿態生長,待其生長方向固定後,再解除蟠紮物。蟠紮宜在適宜的季節進行,否則,易紮斷枝幹。
4、撬樹皮 在植物生長旺盛季節,在樹幹的一定部位用尖刀插進皮層中,順韌皮部輕輕撬動,使樹皮與木質部慢慢分開,這樣在樹幹上可形成瘤疤而具古幹之態。
5、挖幹 在主要觀賞面上用刀鑿、木鑽鑽出一些小洞,然後再埴滿濕土,使小洞漸漸爛成大洞。這樣可形成千瘡百孔的自然景觀。
6、撕幹 把樹樁上需要疏掉的幹或枝,不用剪刀剪截,而用手從其基部強行撕裂取下,或經攀折拿掉,從而使保留的樹幹上產生自然的劈疤,有被風雷襲擊之狀。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後,在疤處塗上少許鹽酸,則樹樁更顯蒼古自然。
另外,為使樹幹蒼古奇特,還可用刻刀在樹幹上刻上條狀小溝,經一段時期的生長,樹幹上也能出現枯朽斑剝、自然暴皮的景觀。或採取劈幹、扭幹、剝幹等方法,使樹幹產生傷疤,形態古拙,具有歷經滄桑之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樹樁盆景講究"新、奇、古、怪",其中尤以蒼古人畫為上品。在當今樹樁盆景大量發展的情況下,培養幼樹蟠紮成型的盆景漸多,但幼樹樁必須通過人工加工,使平滑幼嫩的主幹變成蒼老不凡的形態。這就叫快速老化法。
快速老化法多在樁景觀賞面進行,不同流派、不同地區雖有差異,總的不外以下數種:
一、頓節促老法把距根部3~5釐米以上的主幹鋸去,只留1~2個細枝。所鋸部位要斜,用鑿子在鋸口鑿一條曲折凹槽,一定時期後,鋸口平面逐漸被樹皮生長包攏,呈現自然疤痕。主幹下粗上細,蟠紮成型後,上部細枝嫩葉,下部蒼老古樸。
二、雕刻做疤法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嵌石法,即在主幹基部以上選擇適當部位,用利刃削去一層樹皮和部分木質部,內嵌石子,癒合後可成自然疤形。用此法做疤需根據主幹粗細掌握切割面大小,疤做1~2個即夠。二是蛀蝕法,即在木質部鑽穴,塗飴糖誘白蟻蛀食(但要防止白蟻蛀至根弄死樹),可成百孔千瘡的老態。此外,也有在主幹基部將木質部深挖成洞狀。雕刻做疤要在樹木旺盛生長期進行,初學者可先在樹幹上劃出部位和形狀,然後實施手術,以防走樣。
三、撕技留痕法按立意造型需要,在去除主幹兩側枝和正面多餘枝條時,不用修剪,而是連皮帶枝撕下,露出木質部,癒合可留下古疤和老痕。如枝條較粗,修剪後結合去皮、切削,使形成自然枯朽狀,可更添古趣。
四、打擊起瘤法為使幼樹主幹基部的局部形成凸凹不平的瘤狀突起,成龍鍾老態,可用錘擊起瘸措施。一是在樹木生長過程中,錘擊主幹基部,樹皮因受機械損傷,皮層細胞不斷分裂增生,癒合組織會因細胞增生形成許多瘤狀突起。二是用利刃破開樹皮,使與木質部分離,但不能損傷樹皮,日久傷口癒合也會形成瘤狀突起。
五、提根露爪法此法適用於生命力強和有較強側根的樹種。一種方法是先去主根,將樹栽人深盆養護,以利側根發育深紮,待主幹蟠紮成型後進行上盆或換盆時,逐步將根爪提出懸於土面,一般根爪應不少於三個。另一法是上盆時在根爪內嵌石,或將根爪有目的地綁附石上,不影響根端入土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即成附石式。但不論何種形式,初露根爪必須圍以濕沙或苔蘚濕,充分成活後再逐步去除,即可收到預期的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408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