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地點:雲南省曲靖市白石江會盟園
製作人:郭紋辛
園主:蘇力
攝影、撰稿:翟應祖
黃楊是雲南最主要的盆景材料之一,叢林黃楊又是黃楊盆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能選擇到一株多干連體,古樸、蒼勁、嶙峋,且主次分明、各成一體的叢林黃楊更顯得難能可貴。
黃楊樹,學名:Buxus Sinica(Rehd.et wils cheng),又名烏龍木,萬年青,常綠植物。枝幹近圓柱形,小枝四棱形、葉對生、全緣、羽狀脈;花單性,頭狀花序脈生;蒴果近球形,通常無毛,花期3—4月,果期5—7月。葉形有多種,大葉、小葉、米葉、圓葉、長橢圓形、寬橢園形不等。
圖一,原樁A面照
從圖片可見,整個樁材成扇形分布,是經過多年砍伐和後期裁剪培養的一株連體老樁,各枝幹錯綜複雜,伸縮有度,前短後高,樁相層疊厚重,一片翠綠。若以此面為主觀賞面,各幹密集,前面較矮的枝幹遮擋住後面主幹,使主幹不突出,主次不分。
圖二,原樁B面照
從B面看,主幹突出,其他附幹分成兩大片,或橫或直,各有自己特色,最突出的是在左右兩大片中間,恰到好處地生有一枝,左右連接,把兩片融為一體。樁相蒼勁古樸,凹凸嶙峋,變化萬千。相對於A面,B面更適合為主觀賞面。
圖三,剪除腐死枝頭
確定了主觀賞面之後,在整株九枝樹幹,從上到下,採用鋸,剪方法,去除腐死樁頭。對一些不要的徒長枝、重疊枝、對生交叉枝條進行清理,確保有用枝條健壯生長,使整株樹更加靈動透氣。
圖四,蟠紮修枝
選用不同型號的鋁絲,對各主幹上生長的二、三級枝條進行蟠紮定型。重點注意是順著一個方向,由裏到外,由粗到細有序進行,根據主幹方面的需要,「S」狀擰扭定型。在擰扭時注意力度與枝條的承受度,同時反復觀察其曲度和方法,切忌粗心大意或用力過猛,造成折枝破損。
圖五,改作基本完成後的作品正面
改作完成後的作品,高80cn,寬170cm,整體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充滿詩情畫意,是一盆十分難得的多幹(9幹)黃楊叢林盆景。相信經過後期的養護和管理,作品的藝術檔次將更加提升。
圖六,留影紀念
改作完成以後,園主蘇力(左)與製作人郭紋辛(右)在盆景邊合影留念。
圖七,改作一年後的樹相
圖八,左起:張火生、徐家學、宋有斌、陳金寶、蘇力、郭紋辛、張賢能,共同觀賞這件作品。
感謝郭紋辛、蘇力、翟應祖三位先生授權刊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359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