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讀讀這個樁.(圖一)
圖一
這是一棵直杆的圓柏,原樁應該就是一個渾圓的直棒棒.可能是廢棄的綠化樹素材.
這樹樁唯一的有點就是根腳不錯,呈喇叭狀開張,顯得很有力.
這樣普通的柏樹素材,一般盆景玩家是不屑一顧的.可作者卻能變廢為寶.
圖二
首先,作者沒對柏樹棒的幹身做時下流行的絲雕.卻獨具匠型地在幹身開了一個貫通的豎槽.(圖二)
這個槽開得並不規則,似乎很隨意.我們盆景玩家肯定知道,不規則的目的是追求"自然"的效果.
作者開這個槽有什麼目的呢?
首先是"破","以虛破實","實中虛"以期使主幹顯得不那麼的呆板、僵直。讓主幹的脈線靈動起來。
其次是「老」,讓樹幹顯得滄桑有閱歷。也就是盆景上腔調的「年功」
再次就是減少樹幹的物理體量,方便續幹配枝時降低對續枝的粗度要求.
圖三
右邊的殘樁與骨刺處理的很妙(圖三).輕重、粗細、繁簡的對比很美,又通過骨刺的陣列均衡整個樹勢。
骨刺的陳列又形成節奏以產生律動,再以骨刺表述此樹的滄桑。每一處都用了心,不簡單。
此處的殘樁與骨刺是「以實破虛」,幹身的「以虛破實」,虛破實的虛處也有實中虛,虛中實。
以此,幹身直而有味,耐看,變廢柴為精品,精巧細緻。
到頂上合而為一,枯梢刺天!
雖是柏,且有剛強之氣!
圖四
此外杆前枝走右,遮一下人工鋸的槽,很有人情味.這個前點枝,用得也很巧妙,一下子,開槽似乎就是天生的了,此為藏之妙!(圖四)
圖五
這一段亦枝亦幹的回疊(圖五)不作前後纏繞扭轉,也不用枝葉遮擋,此即為"露",藏露顯隱之間,非高手不能為也!
這段的露也有幾方面的作用.
一是枝細幹粗,回疊一下以均衡體量,讓枝幹協調;
二是靠此突出樹種特性--柏之"柔";
三是以枝的曲映(幹的)直,曲直相生相宜.
圖六
而這一段起枝處橫起直折而下,又剛不可言,與回疊枝段的柔形成剛柔互濟的效果,相互生髮,相互彰顯,妙極!(圖六)
但,這樹的層片不對,無柏葉的堆疊雲朵效果,似松片,此乃遺憾.
雖如此,也是大匠一級的高人了!
以上完畢.
文/如是
編輯/高小樹
附自然古柏一棵
圖七
圖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