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盆景有哪些要素,盆友如何才能挑選到稱心如意的好盆景素材呢

貝果風格| 2017-11-21| 檢舉

初學者和部分老盆友,為什麼前前後後用了很多錢,收了很多樁,費了很多心血,仍然培養不出好的盆景?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不會選材;二是好素材難找,三是不善培養。

那麼如何選材呢?選什麼樣的素材比較有前途呢?

一、看根腳

好的材料,首先是要有好的根腳。因為根腳是無法通過在花盆裏培養出來的。好的根腳是那種粗壯,並且牢牢的抓住泥土的大根。有些鬚根,看上去很多,從上深入泥土,但是絲毫沒有力量的感覺,容易給人一種「浮」在土上的感覺。或者有些樹樁的主幹直接從土裏出來,根本看不到根腳,顯得頭重腳輕。所以,要選擇有力,粗壯的根腳。

二、看走勢

好的材料,其主幹的走勢一定要好。這裏包含兩個意思:一是主幹從下到上,要由粗到細。

二是,主幹有一定的彎曲或筆直的主幹上內部有彎曲(個別大樹型盆景除外)。從粗到細,直中有曲,這樣的盆景樹樁,就給人以「活靈活現」的感覺,及其生動,不死板。而且,如果是粗壯的主幹,是很難通過鋁絲囚紮或人工雕刻達到很大改變的效果。這是在自然界多年生長的結果。

三、看匹配

這裏所講的匹配也包含幾種意思:一是;根腳、主幹、側枝的粗細和大小一定要成比例。如果是根腳很小,而主幹比下面的根腳還粗很多,或者是側枝比主幹還粗,或者側枝遠遠細於主幹(側枝太細)那就給人以牽強搭配的感覺。二是;側枝從主幹出來的位置,小枝從側枝出來的位置。如果位置不對,比如很長一段側枝上沒有小枝或芽點,給人脫節的感覺;或在主幹凹處生長側枝,給人縮進去的感覺。這些都是樹樁成型後的缺點。

四、看比例

一般來說(文人樹除外),好的盆景,根腳(主幹)直徑與盆景高度的比例在1:1或1:2之間。如果根腳(主幹)是5cm,而高度是40cm以上,可以想像,這樣的比例,會顯得盆景過於瘦弱。一旦側枝出來,樹葉豐滿,就是典型的大頭小身的感覺。如果是根部細小,主幹從下到上,是從細到粗,多數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倒樁」,也是頭重腳輕(極個別奇樁除外)。

五、看樹種

買盆景樹狀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樹狀的品種,是大葉的,還是小葉的;是不耐寒的,還是不耐熱的;比如金柳、金蛋子、金豆、羅漢松,0攝氏度以下就容易被凍死。

六、看季節

如果購買下山樁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季節。冬末春初,是最好的季節。如果是寒冷的冬天,下山樁很難發根,容易乾枯。如果是夏季,又容易脫水。同時,建議儘量挑選有很多鬚根的樹樁,千萬不要長時間的運輸,因為長時間運輸,即使有鬚根,也容易乾枯。

七、看盆齡

雜木類,可以用手抓主幹帶盆搖動,如果樹木和泥土緊緊連同盆一起搖動,那可能是老盆(樹在盆裏多年)。如果輕輕搖動,樹就連根離開了花盆,或樹根在泥土中鬆動,那基本上就不是老盆,而是賣家剛剛種進去的。

八、不要完全迷信名家

名家的手裏的確有很多優秀的藏品。但是名家如果是為了賺錢,往往就隨便弄幾棵樹,做幾下造型,簡單的修剪,以很高的價格銷售。其實個人名氣不等於盆景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239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