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人 工 物
一提到黃楊,業界朋友也許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這棵五百多年的雀舌古黃楊——《天人工物》了,它是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韓學年先生的珍藏作品。這棵業界估值超過八百萬的國寶級的藏品,一直以來不知有多少人為它魂牽夢縈。
以下是這棵古黃楊《天人工物》2017年初春近照。
業界戲說,就是這棵古黃楊,在業界掀起了一股黃楊熱,搞得個個都想上山尋寶。
黃楊姿優美,四季鬱鬱青翠,葉質厚而有光澤。春季嫩葉初發,滿樹嫩綠,十分悅目。自古就有:「千年黃楊壽為矮,更難求得天然枝」 的俗語,但是黃楊生長非常緩慢是大家共知的,有千年黃楊長一寸之說,故黃楊又稱千年矮。
據統計我國黃楊有十七種之多,而雲南貴州就約有12種,人們常見的有瓜子黃楊、豆瓣黃楊、雀舌黃楊、匙葉黃楊、珍珠黃楊,還有就是廣東廣西沿海的海島黃楊。各種黃楊野生樁中不乏精品,我喜歡黃楊,尤其是海島黃楊,它長期生長在土壤貧瘠的荒島上或岩石縫之中,以岩縫中的滴水和雨露為養分,經過風霜冰雪嚴酷的磨礪,使它天然地長成虯枝曲幹、奇特多姿的樹形。黃楊能安守困境,冬不改柯,夏不換葉,深得人們喜歡,自古有「家有黃楊樹、代代出狀元」的之說。
王振聲大師作品
古代文人對黃楊也不乏讚美之詞,如有一古 人詠黃楊詩 曰 : 「颶尺黃楊樹,婆要枝千重,葉深圃翡 翠,據古踞虯龍」。
元代華幼武的詠黃楊詩中寫道:「咫尺黃楊樹,婆娑枝幹重,葉深圃翡翠,根古距虯龍。歲曆風霜久,時沾雨露濃。未應逢閏厄,堅質比寒松」。
李漁在《閒情偶寄》裏這樣評價黃楊木說:「黃楊每歲一寸,不溢分毫,至閏年反縮一寸,是天限之命也。」並稱它為「知命樹」,「樹中君子」
蘇軾也有詩雲:「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
《濃蔭》陳昌大師作品
《大地情深》陳昌大師作品
王俞又作品
王俞又作品
王俞又作品 黃楊 1060x1280x1400
《翠雲追月》 陳天波作品
《秀氣天成》 阮世巨集作品
《獨具匠心》 鄺德友作品
歐陽祖根作品
《拜月》 陳標臣作品
《崢嶸如歌》 羅偉平作品
《海底撈月》 黃澤明作品
《老樹新姿》 楊英信作品
《彩雲飛舞》 黎開多作品
《絕代雙驕》 龐大欽作品
《樹小顯蒼》 盧志文作品
麥亮生作品
《層雲疊翠》 麥亮生作品
吳幹賢作品
吳巨集祥作品 《綠蔭冉冉》 黃楊 (110x90x118)
吳濤作品 《綠蔭如蓋》 黃楊 100x80x90
吳濤作品 《拂雲》 黃楊 90x80x100
鄧文祥作品 《歲月如歌》 黃楊 高100寬130
康傳健作品 《嘉年華》 黃楊 120x56x85
姜海峰作品 《自然之風》 黃楊 100x40x98
杜方國作品 《古韻昭彰》黃楊 125x90x85
張光前作品 《休戚與共》黃楊 138x88x110
孫勝望作品 《荊楚雄風》黃楊 100x85x85
杜曉波 張妍作品 《追雲疊彩》黃楊 105x65x55
張志明作品 《蒼翠玉滴》黃楊 78x85x75
李運平作品 《共沐春風》黃楊 120x90
吳亮作品 《將》黃楊 120x90x100
吳亮作品 《紅都情》瓜子黃楊 120x85x95
趙為彬作品 《一品心怡》黃楊 56x93
徐寧作品 《清江一曲 抱春村流》黃楊 110x50x78
嚴忠仁作品 《綠影婆娑》黃楊 55x50x78
簡系華作品 《回歸自然》黃楊 85x42x65
朱新貴作品 《故鄉的雲》黃楊 45x30x70
劉秀根作品 《彩雲生處半故鄉》黃楊 148x86x106
倪國俊作品 《平步青雲》黃楊 110x60
朱建華作品 《松風留影》黃楊 90x65x70
關山作品 《風姿歲月》黃楊 148x80x80
鐘陽作品 《龍飛鳳舞》 海島黃楊 118X68
周寬祥 《祥和》 黃楊 153x118
重慶盆協《山居人家》 豆瓣黃楊 (62x50x20)
向勇 《薈萃》 黃楊組合 120x120
陽江巨集達盆景園作品 海島黃楊
2017年廣東龍川企業家蔡總以128萬元從梅州大埔購得的古黃楊
原創 嶺南盆景藝術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 ID: lnpjsj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238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