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 、真柏扦插 分盆後三年 華麗的轉身

| 2017-11-17| 檢舉

1.黑松的扦插 

介質:砂土+粗糠,遮光:50%,無發根劑!

雖然到現在還其貌不揚,可是原本預期要到今年冬天過後才會發根的扦插植株,拜狂風大雨之賜因要整理園子,才在角落關心到原來還有黑松阡插,在盛夏來臨之前就已發根,先記錄一下

頂芽已冒出芽葉,較一般實生種約晚2~3個月,跟真柏扦插出杉葉一樣,為植物體自身的自保現象,由此可判斷枝條長根與否,才能繼續後續的作業 

看一下發根狀況,有一主幹根,其他均為細微之鬚根,要很小心剝開土壤,因為剛長根是非常容易斷,若要做為盆栽素材使用,則現階段須將主幹根切斷以培養八方根盤,建議若技術不純熟則待來年春天之時再動土斷中根 

跟真柏阡插發根的地方不同,故插入枝條的角度及深淺即要拿捏,此為阡插成功率之關鍵

若為扦插幹身較粗之素材,則更要注意其鬚根之數量是否夠植株生存

在種回去時要注意鬚根輕撥八方及後續給水

2.真柏扦插苗華麗的轉身

進行插枝創作是可以讓一個不懂盆栽的人一點一滴的看她長大,進而更瞭解她的特形,以便創造出更優質的作品!!所以這個主題將以"真柏樹種"為大家說明 

說到真柏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系魚川這三個字,我想說明的是,大家一開始不要把自己劃地自限,因為這三個字阿,代表的不過就是一個地名!! 

想瞭解一個品種的好壞,應該是多方面的去比較,記錄瞭解!這樣才不會把自己的路越縮越小~

我舉一般最常見的兩種真柏為例:

"臺灣真柏"

優點:生長快速,強健,可以利用他強健的樹姓快速的達到目標的粗度!!       

缺點:葉性長,不易創作成小品盆栽,易杉葉,須要通風良好全日照的置場~易長果子~分散養分,所以需要勤拔果子!!所以我通常利用它先創造主要的幹身,進而在接上良好的葉性

「系魚川真柏」

優點:葉性短,不容易有杉葉,不定芽多,容易創造優秀的小品盆栽

缺點:生長速度慢 

以上的論點只是冰山一角大致說明,若想要很深入的瞭解,還是建議大家多看書,因為有時候紙上談兵沒有辦法說明

下面針對這些照片~和大家說明我製作的過程:

圖一:這是一些我在創作其他系魚川真柏的時候不要的枝進行插枝繁殖,這是第一步,插枝最適合的季節是端午節前後和中秋節前後最OK的,不過一年四季我通常也是只要有不要的枝都會進行插枝,圖一這盆插枝苗於去年端午節插枝的,打算把她一盆一盆的分開,通常插之後只要三個月沒有枯萎就代表沒有問題。

這一個盆子大約可以插15支左右吧。

圖二:這是我今年插的,插了十幾枝,生長良好,都置於通風但是不要照到太多太陽的地方放置,從照片可以看得出來就算連一根牙籤粗的不要的枝都可以進行插枝,大家務必試試看!

圖三;這是分盆後三年進行的工作,就是不斷的進行複雜的彎曲,我會先用小黑盆種植,再把小黑盆的底部完全的剪掉,再種到略大一點的盆子裏,這樣有個好處就是到時候只要把小黑盆拿掉,就可以看的到根部生長的狀況加以處理。

圖四:要不斷重複的進行彎曲,才能做出很高竿的,附註一點就是樹要讓她長大很簡單,但要讓她很完美的曲線彎曲,必須要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所以一開始千萬不要急著讓他長大或肥培!

圖五:這顆是約插枝四年的作品,已經達到我心目中理想的感覺,所以進行肥培,氮肥培之前阿,我會再進行一段高壓取枝,因為根部的地方有一段呆板的直幹,必須要把它處理掉,想要有一個很完美的曲線,就是要像左右邊這樣的小苗粗度開始進行彎曲!

圖六:這是彎曲五年後打算創作露根或附石的真柏

圖七:彎曲完一年後我通常會進行分類,例如,文人~附石~露根~風飄~等等~下面這幾顆就是我把它分類置文人進行創作!

圖八:這顆是打算創作成迷你盆栽,並不打算肥培,只打算將他牢牢的把石頭抱住!

圖九:這顆大家可能不陌生,我花了八年的時間將她從開水線一路創作至今。

預計今年換盆時同時進行接枝,換上更優良的葉性!接枝的技巧到時再跟大家一起分享!!

圖十:這棵中品真柏是我心目中覺得很終極的完美樹形,我也很喜歡這一類的感覺,不斷與一些優秀盆栽為典範進行創作

圖十一:彎曲的重點就是儘量不要讓鋁線吃進幹身裏面,所以休眠期以半年為例,大概就要拆除了!成長期大約三個月左右,當然還是要看大家培養的樹勢而定!

圖十二:這是一顆小附石,自己很喜歡這個大小,預計創作時間為十年吧!

相信再過十年他會是一顆很嶄新的樹型!

圖十三:通常我會把創作的樹型分類,這樣也方便管理照顧!

圖十四:這個大怪物也是附石,有人說把樹苗插進石洞裏,長大可能會束死,針對這個問題,等長大在和大家探討破解的方法,因為現在就想這麼以後的事好像太快了! 

3.三角梅扦插

三角梅原產巴西,在當地,婦女們常用其花朵別在頭上作裝飾,別具一格。歐洲也很喜愛三角梅,街頭巷尾,花店切花三角都是常客。

三角梅的花期很長,從春末一直開到初冬,綿延著溫暖的光輝,重複著「三瓣就是一朵花」的清雅素描,一棟鋼筋水泥的居民就這樣在一株三角梅的熱情渲染下變得溫馨而富有情趣。

三角梅通常採用扦插枝條來栽培,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技術方法,把枝條隨隨便便扦進泥土就能成活。二零一二年九月十五日,在公園閒逛,看到有一棵很高大的紫色花三角梅斷了一支,我取了一節回家,做了個扦插栽培方法比較的小實驗,發現採用不同的方法,枝條的生長發育還是有點區別的。

圖片中的1、2、3是同一支截開的三段,3是枝頭,2是枝尾。1、2用水浸泡枝條底部3釐米左右深。5天(每天浸泡的時間不要過長,白天浸泡就足夠了。如果長期浸泡可能會爛皮,要每天換水才行)後將2取出插入泥土,1從水中取出後涼幹(放置了大約半天),然後改用白糖水(一湯匙白糖加半碗水)浸泡半天,取出涼幹插入泥土。3則不作任何處理,直接插入泥土。

枝條1經23天發芽長出新枝,枝條2經32天發芽長出新枝(從浸水時算起至長出第一片葉子的時間);枝條3則經38天才發芽長出新枝。我扦插的枝條是比較嫩的,估計不足半年齡,枝條2留了一條原來的小枝,1和3枝條則是直株沒有分枝。從生長結果來看,枝條1採用了白糖水催根方法(網上說可以起催根作用,是否科學我不清楚,只是照著這種說法去試驗,是在某百度吧看到的)是有明顯效果,而且新長出的新枝較粗壯,而沒做任何處理的枝條3則生根慢且新枝細弱。 

 

如果選取一年齡左右的枝條在四、五月份扦插,不作任何處理只要保證泥土有合適的濕度,通常能在25天左右長出枝芽。若在初春低溫陰雨時節不需要泡水,若泡水時間也不要太久,否則會爛皮,有一兩天就足夠了。採用扦插栽培三角梅,最重要的是注意花盆泥土要疏鬆,花盆不積水就一定能使扦插的枝條成活。

要想快速生根,用生根粉溶液處理效果非常好。先用水將生根粉按說明溶解,然後將三角梅枝條浸泡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時間說明書有介紹,與生根粉溶液的濃度有關,濃度大浸泡時間相應減少。浸 泡時間應該按照說明書的介紹去做,三角梅是屬於易生根的植物,按易生根植物的浸泡時間去做。若扦插的枝條是非常老齡的,則應該按照難生根植物來處理),深度約四至五釐米左右,取出後插入泥土中,淋足水後等兩天再用塑膠袋包裹花盆保濕(如果不用生根粉處理,也可使用這種方法對扦插的枝條保濕,淋足水經兩天后的泥土的濕度是合適的濕度,可以長時間地包裹花盆保濕而不需淋水),若在4月至9月這段時間,約四天左右會看到枝芽生長出來(若在春分前的低溫時節,則發芽時間會稍遲好幾天)。只要泥土疏鬆、濕度合適,扦插的枝條會很快生根成活。

圖片是經過生根粉溶液處理的枝條在扦插一周後的枝芽的生長情況,原來枝條是光禿禿的直株,沒有枝芽,圖片中白濛濛的是用做保濕的塑膠袋。

對於非常粗的老齡樹樁的扦插,應該選擇在溫度和濕度都較為適宜的季節扦插,早春、秋末、冬季是不合適的,原因是溫度過低,南方最好是四月下旬至九月。

由於老齡樹樁較難生根,扦插後至生根的時間較長,在早春常常要超過兩個多月時間才會發芽生根,主要原因是溫度低於十五度不能生長,處於休眠狀態,即使用了生根粉處理也不行。

即使在溫度適宜的時節,老齡樹樁也要比一年齡左右的枝條長好些天時間才能發芽,生根時間就更要長得多了,老齡樹樁通常發芽後還要過一周甚至半月才會生根,如果泥土較幹、濕度低的話要一個多月才能生根。生根與否的觀察依據是:生根後,長出的枝芽生長特別快速,葉片特別滋潤,葉片表面有光澤;如果沒生根,枝芽也會長,但生長較為緩慢,葉片表面沒有光澤。

因此,老齡三角梅樹樁的扦插要打持久戰,要特別注意盆子不要積水,因為長期積水會浸爛樹皮,泥土太濕會使樹樁斷口發黴,所以要寧幹勿濕,可將泥土堆成峰狀的土墩,如下圖,老樁的頭不要插太深,與泥墩的底相比稍低或相平即可(需用其他東西幫助固定樹樁)。在低溫時節,應該使花盆泥土保持稍為幹點,等到溫度適宜時再使泥土濕潤點。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低溫休眠時使樹樁斷口不易發黴,保證樹樁能正常休眠。只要樁頭斷口不發黴,泥土不積水,扦插的粗枝老樁到溫度適宜生長時節,發芽後會慢慢地生根成活。

(圖片拍攝的時間為春節期間—立春後,扦插後的照片)

(圖片拍攝時間為清明後。從立春後扦插至清明前才發芽,但枝芽很細弱且生長十分緩慢,挖出樹樁發現斷口已經受到黴菌侵害,黴菌侵害不算嚴重,用刀子削開看,約有1mm左右變紅色了,用鋸把斷口處被黴菌侵害部分鋸掉,處理後再扦插,扦插後三天拍攝的圖片顯示枝芽生長已經較為粗壯,到穀雨前後就應該能生根並正常生長了吧,最遲到立夏吧,這樹樁太老齡了不太好估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187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