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之路——鑒賞一棵30多年盆齡精品五針松

貝果風格| 2017-11-17| 檢舉

首先,這松在製作是高手做的,本群沒有十個人有這水準做得出來,技法嫺熟

松形有。這點都很難了,很多知名大師還做不到呢.

大的審美沒問題

圖一

有幾處細節不到位

一是大枝,首先角度過大,顯得軟而無力,與高杆樹形不吻合

且此松結頂方式而言,大枝出枝點低了些

再就是右下枝姿勢不對

削弱了整體樹勢,沒有明確的收放開合關係

第三就是頂上的疏密層次得做做微調整

把梗著的松脖子遮一遮

最後就是雕杆和枯梢的問題

松樹不是不可去皮

但白骨體量不能大(此樁由於樹皮曬死,不得為之,另說)

小的局部撕皮以顯其老是可以的

再就是枯梢,老樹為啥有枯梢?

兩種原因:一種是上部枝過旺,陰死的

二種是本枝太出挑,被雷風霜雪弄折的

那麼,這個枯梢的位置典型不合適

枯梢要麼在樹頂,要麼在枝下,而此處太露,又在脖頸上,只能是骨刺,很短小的

大了,位置不合,太礙眼了

圖二

綜上所述,建議如下

大枝得有力,如水袖,反折彈起方好(圖二)

圖三

右枝可收一下,分兩片,一置幹前,一置右位,頂部枝層的微調,可通過逐年修剪達成

文/如是

編輯/高小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181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