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精神是中國文化精神的具體反映 ,同時又滲透到文化的各個層面。
儒家的社會理性、道家的「自然無為」與禪宗的「空不異色」並行不悖地支撐起中國文化的精神主體 ,塑造著中國人的基本品格。
特別是人格塑造 ,其意義直接關係到中國藝術的精神本質 ,而藝術作品則是這種本質的一種外現形式。
盆景藝術,也是通過其藝術形象來彰顯這一特質的。無論儒、道思想 ,還是禪和玄的觀念 ,若從藝術精神的角度去考察 ,無不體現著中國的藝術精神。
任何藝術的文化來源,常常是透過遠古文明的再發現與新認識而達至,我們的盆景美學教育與普及,亦當從追朔史源,我們的盆景藝術,才能真證展現其民族藝術的魅力與創作的生命力。
任何藝術都具有滌蕩心靈的藝術作用,盆景藝術亦同樣具有如此效力。具有活的生命藝術的盆景,更顯這方面的藝術感染力。
盆景藝術,是綜合性極強的表現藝術,造型藝術,要把它「玩」好,在這「玩」中學問也自是多方面的。只有全方位的掌握這門藝術知識與技能,才能「玩」出品味。
只有博藝尋蹤,取法探源才可以行藝自如,出神入化。才能創作出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來。
要提高盆景的文化層次,要知其藝術生成的根源所在,只停留在「藝」 的基礎上而不「問源」的藝術,是無根的藝術,豈能蹬入「大雅」之堂。亦難成「大果」。甚至在與外界不斷的「接軌」中丟失自己的藝術文明。
淡弱自己的文化優勢與認同,使我們在盆景藝術的構架中模糊了自我的立足點,迷汒了自我的藝術精神,我們的盆景藝術還拿什麼來觧釋 「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口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081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