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乘 風
2015年4月,我在一老樁友家看到角落一個灌木金彈子懸崖毛樁(如圖1),長勢很差,甚至樹皮已有部分脫落。
圖1 2015年4月,以600元購入的金彈子。
搬回家後,做了分析:
一,是養護不當。懸崖樁不應該生樁直接懸著養,因為懸養無頂端優勢,導致長勢不好。
二,樹皮脫落問題,是由於放樓頂離牆角過近,導致牆面反光燙傷(重慶的氣溫夏天地面可達70度左右)。
從形態上看,此樁若如此創作為懸崖式,則不免因主幹缺乏變化、過於僵直而缺乏美感。思考之後,我決定將其改作為撈月懸。
首先,選擇做撈月的角度,倒下盆(如圖2)。
圖2
倒下後看去,主幹下有一些芽點。這些點位非常好,遂決定用它來作為以後的主枝。於是,截去過長的幹與老化的枝,紅色標記為截去處(如圖3)。
圖3
截到位後當正樁養,用大盆養,主幹向天爭取頂端優勢,芽來的時候開始調整角度,第二年春天,得到第一節枝(圖4)。
圖4
在養護問題上,介質配比很重要。放於採光通風之處,日照為全日照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至夏天來時,已初步看到放養長勢(圖5)。
圖5
至2017年10月,已呈現初步形態(圖6)。
圖6 一個四川盆友以2600元帶走。
圖7 脫盆的根系
(本文作者系重慶市永川區盆景協會副秘書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