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小技巧您的盆景會養得很好

貝果風格| 2017-11-01| 檢舉

盆景養護之水與肥

澆水

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中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技術。植物生長離不開水

分。澆水一定要做到適宜,總的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足」,具體要根據多方面因素來決定。

首先要看樹木的品種。

一般針葉樹類表面積小,水分蒸發少,因此需水時也小;闊葉樹類葉表面積大,水分蒸發多,因此需水量也大。樹木有些喜幹,有些喜濕,也要區別對待。不同的時期,植物需要的水分也不同。在生長期、開花期和結果期需要水分最多,休眠期需要水分較少。一般春、秋二季每天或隔天澆一次水,夏季每天澆一次或兩次水,冬季視具體情況而定,可幾天才澆一次水,梅雨季節則幾乎不需澆水。盆土的種類、盆的質地、大小和深淺也是澆水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澆水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根部澆水,另一種是在葉上澆水。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頻繁的措施之一。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幹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樹樁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面

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幹的現象

,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施肥不同的植物對肥料的要求也不同。樹樁盆景一般不需要施肥太多,多施易使枝葉長得過密,影響造型;但缺肥又會造成樹木瘦黃,並易生病。樹樁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樹樁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

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樹樁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幹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樹樁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

需要使樹樁枝繁葉茂,可多施氮肥類;需要樹樁多出花果,則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幹粗壯,發達時,則可多施鉀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遲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遲效性施肥一般是將有機肥粉碎、腐熟後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換土時,摻入盆中,讓其慢慢提供養分;速效性施肥則是將有機肥或化肥稀釋後,根據樹樁的季節性生長需要進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過濃,新栽樹樁不宜進行此類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974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