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技法的束縛?如何超越自我?五位臺灣盆景大家的有益嘗試

貝果風格| 2017-10-30| 檢舉

楊修作品丨榕樹

【羅瑞本】 

現任臺灣「中華盆栽藝術總會」顧問、「中華盆栽榕樹協會」常務理事、「中華盆栽作家協會」監事、嘉義市盆栽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嘉義市城隍廟盆栽講師。

盆栽創作理念:個人對盆栽藝術深表認同,因此技法的純熟不能滿足內心的創作慾望,於是繼續追求美學及藝術理論以用於實踐在盆栽的創作,終於解脫技法的束縛,走向美學及藝術的創作道路。 

羅瑞本作品丨西印度櫻桃

主題:狂

作者對盆栽由愛生癡,再由癡生狂。狂者是積極主動尋求突破法執與我執的創作理念,追求創作心靈的舒暢與自由,不受形式、技法及自我舊意識的束縛,不斷地創新超越自我。

羅瑞本作品丨象牙樹

主題:動靜

樹動!心動!風動乎!

緣生!緣滅!無常乎!

動靜因緣生滅法

演義無常的真諦

直指生命本質也

羅瑞本作品丨三角梅

主題:融合

「融」者,融古創新;「合」者,合東西方之所長。

作品左邊傳統仿古,右邊創新突破,兩邊相融互滲為一體,用以開創新形式、新格局、新靈境。       

羅瑞本作品丨三角梅         

主題:戀曲

樹幹赤裸交錯擁抱,如膠似膝甜蜜幸福的熱戀模樣,繼而展枝開花,終得滿滿快樂的果實。

 

【楊修】

 

國際盆景協會(BCI)盆栽大師,多次應邀在國內外專業展會評審、演講與表演,曾任「中華盆栽作家協會」會長。

深深地感受到盆栽不只是自然的模仿,和其他藝術一樣能反映時勢,傳達藝術家內心的想法與感受。進而回到學校就讀與研究,所寫碩士論文《盆栽塑造創作方式之研究並以正榕為例》是碩博士論文中,世界首次研究盆景的創作方式。個人作品強調樹種特色,融入現代藝術的內涵與時代精神。 

楊修作品丨黃槿

主題:救贖之樹

不銹鋼盆器暗喻現實的束縛,十字架象徵救贖。黃槿垂懸而下,枝條變化多端而險象環生,風雨侵襲而盤根虯結,心形葉片在陽光與空間的掙紮下而綻放,由紅轉綠。作品隱喻自然在人類破壞下危機四伏,物種的棲息地損壞崩落,而大地之母正為人類救贖。紅色心形葉子象徵愛人,轉變後的綠色心形葉子象徵萬物一體的觀念。欣賞者觀看作品時反射在不銹鋼十字架上的身影,正試著提問:在自然環境保育上,你扮演什麼角色?

楊修作品丨榕樹

主題:人的關係

透過榕樹的氣根與樹枝把(因緣)具象化,平行與交叉的樹枝與氣根,分別代表人們關係是平行線或是有交集,錯綜複雜的氣根與樹枝構成一顆榕樹,隱喻人的關係網絡複雜變化,但是人與人的關係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矩形的不銹鋼,象徵機械、冷漠的現在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在這種社會中互動。透過鏡面不銹鋼的反射,作品和觀賞者與環境融為一體,不同的角度與時空有著不同變化,體現禪宗(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的內涵。       

楊修作品丨象牙樹

主題:地震之後 

這件象牙樹盆景的樹身樹幹上下起伏,傷口形成層隆起成內卷、或凹陷、或癒合結成瘤,隱喻地震後的滿目瘡痍。為了呈現地震後,倖存的人們衝破了這道生命的難關,邁向新的生命,所以這作品的的第一齣枝向下之後在上升起,側枝並且用逆轉枝來呈現生命的轉折。這作品的第一齣枝也作成為背景枝,隱喻這些衝破了生命關卡的人們,是災後複健最關鍵的力量。 

這作品頂的部分,樹幹向上延伸,側枝逆轉而下,隱喻地震造成的災害,不論是多富有或幸福的人,這些都可能瞬間消失,呈現「人生無常」的現象。 

這作品的右側第一齣枝為啃幹枝,樹枝延伸之後再互相交叉成交叉枝。隱喻人們雖然會在災難發生的瞬間會陷入如割喉般的悲痛,但很快就會恢復冷靜並發揮合作和互助的本性。

楊修作品丨象牙樹

主題:戰爭 

黑色的舍利與樹身隱喻戰爭大火後的斷垣殘壁,樹的枝幹生長節奏起伏多變最後轉向左邊,樹葉由初生紅色轉為綠色,隱喻戰火之後生命找到生存的方向與生命的韌性。

楊修作品丨榕樹

主題:來抓樹精靈  

「當代藝術」與「盆栽」兩端的第一次對話。

樹精靈隱喻大自然的萬物,垃圾桶投射光線抓取樹精靈,隱喻人類的對於自然資源的掠奪,更衍生出垃圾危機。隨著時間流逝,榕樹緩緩枯萎,隱喻自然資源的逐漸枯竭。

邀請觀眾們透過手機來抓樹精靈,經由網路社群與現場的互動,讓藝術成為人和人之間的社交媒介。

 

【林志雄】

 

自幼生長在四面環山的大自然環境「埔裏」,置身山林,心胸頓開,更是自在。

愛樹而種樹。阿部倉吉翁雖已成仙,其精神卻是影響我最大的良師(縱遇戰事,也不放棄)。其著作《空間有美》更是我入門拜讀的第一冊有關五葉松的法寶。

從一株種苗開始,展開五葉松的栽培創作,因遇瓶頸師承鄭誠恭先生門下,略有成長。

是師亦友的「五葉松」雖遇困境,絕不屈服之精神是我人生旅程的指標。 

 

林志雄作品丨五葉松

看這樣的浮根狀態,便知自生於暴風吹襲之環境。形成這樣高度的浮根狀態體現出自生的毅力。它毅然的挺立於天地之中,不畏環境的無情,淩風傲雪益形蒼勁,其堅忍不拔的精神與威武不屈的氣節,令人由然欽佩,更視為砥礪人生象徵。

林志雄作品丨五葉松

我國古時候松樹即是吉祥、長壽的象徵。因此有所謂松柏長青、松鶴遐齡之喻。

此松寄生於斷崖山壁上,土質稀少,卻是綠意盎然,自在瀟灑,以淡然之姿,看待人生。

林志雄作品丨五葉松

浮根狀的頭緒,令人憶起在嚴酷惡劣的環境下,毅然生存下來的蒼勁老樹。常年受到山谷間勁風的吹襲,卻依然自在的展現它的躍動感。

 

【楊永昌】 

三十歲才進入盆栽的行列。前十年把盆栽視為賺錢餬口的工具,一味地模仿盲從,適應盆栽展的需求卻也難以突破既有的瓶頸。這段時期對於盆栽的理解,正處於茫然的窘境。

在一次盆栽買賣的機緣裏得到一些啟發(將樹的缺點轉為優點),轉而對不受重視的素材加以改造,不斷練習,以萬物皆有美的信念,得以精益求精,追求源於自然的無限可能。

盆栽的魅力在於天真與理想的共鳴,虛實的平衡與心靈的啟悟,在於你我之間。 

楊永昌作品丨山柑

樹型叢幹。

樹相,主幹鮮明,細幹陪襯得宜,營造空間反差效果。主副幹的銜接、節奏讓樹相更具生動。

楊永昌作品丨魯花木(柃木)

此樹山采,斜幹向陽樹型。創造理念順勢而為,營造空間多元概念,捨棄單調,以繁盛空間作為創作目的。

 

 

【許文認】

從事專業盆栽創作三十餘年,偏愛野趣橫生或歷盡滄桑等逆境美之盆栽創作。專長樹種為榕樹與壽娘子。榕樹具有野趣橫生、有容乃大之意境。而壽娘子不畏逆境並展現出在逆境中自由自在的情境。 

許文認作品丨壽娘子

主題:盡性

(一)盡樹種之性。

(二)盡素材之性。

(三)盡作者之性。

許文認作品丨壽娘子

主題:盆栽之美

(一)枝幹要有豐富的變化。

(二)每棵樹型要有獨特性。

(三)要有樹種特色。

許文認作品丨壽娘子

主題:舍利之美

戰勝逆境的生命力。不論順境或逆境都能讓我們成長,「順逆皆方便」。

許文認作品丨壽娘子

主題:大巧若拙

甯拙勿巧,寧醜勿媚,寧支離勿輕滑,寧直率勿安排。

許文認作品丨壽娘子

主題:逆境中的自在

「歷經萬般紅塵劫,猶如涼風輕拂面」。在最惡劣的逆境中,展現出愉悅、自在的躍動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942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