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微型盆景又稱掌上盆景,是一種以花草為主、綴以山石等小件配置而成的極小型盆景,高度一般不足10釐米。
微型盆景的優點
1、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起到很好的美化和裝飾效果。成為國際流行的款式。
2、養護成本較低,成型較快,售價不高,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人工培育小苗適合製作。
3、體積小,重量輕,易於搬動。更適合於老年人群養護。
4、結合摶古架裝飾,古色古香,觀賞效果好。
微型盆景由於體積很小,往往單獨陳設的效果不夠理想,故常以各種專門設計的博古架,將數盆不同形式的微型盆景配置成一組,並使其中每一盆的造型有所變化;還可以小型 山水盆景、供石或陶瓷工藝品作襯托。
用材的選擇
微型盆景雖然體積微小,但能充分體現盆景藝術的美,表現盆景詩情畫意的意境內涵。
由於受盆體限制,微型盆景選用的植物材料應當是葉小、幹粗、枝細、容易馴化為矮幹和盤曲姿態的植物,生長緩慢、適應性強、萌芽力強和耐萌品種。
每一組盆景表現各異的形態,注意整體的布局,著重於形態小巧、造型玲瓏別致,體現整體藝術美的內涵,主題突出的藝術構思和審美情趣,是微型盆景藝術的生命力所在。
選擇適宜的植物材料,如微型月季製作盆景,雖然花小、葉小、細枝成叢是它的優點,但下盤主幹和根基纖小;薔薇枝大、根基粗壯,但上部枝長葉稀,無緣與盆景結緣。而兩者揚長避短,以薔薇老根樁嫁接微型月季新枝條,突出雙方的優點,掩蓋各自的缺點,可制出蒼古而繁茂的盆景佳品,並配以做工精細的小容器。一般在長筒盆中宜栽半懸模式或全懸崖式。長方形及橢圓形盆宜栽成直幹或斜幹式。
以花果類,常綠類為佳。
常見的有:雀梅、梅花、黃楊、五針松、六月雪、菲白竹、鳳尾竹、虎刺、羅漢松、真柏、金雀等。石蘺蒲、文竹、虎耳草、吊蘭、蘭花
製作加工
1 造型
一般宜在春季上盆,對樹木的根系及枝葉須進行 一定的整理修剪,注意用經過細篩的幹土,以疏鬆而富腐殖質的山泥為佳,並將根部理順舒展,切不可將根系團在一起 塞進盆中。栽好後,當即澆足水,或坐盆在水中浸透。
一般植株造型的最適時間應在入冬以後至翌春植株萌芽前進行。
在進行造型前,應依據所栽樹木的特點和姿態進行造型構思設計,確定造型方式。
主幹是微型盆景造型的主要部分。如確定為直幹式則不加蟠紮,保持幹直挺拔,蓄養側枝;斜幹式也只把主幹偏斜栽植,不蟠紮 。
而懸崖式則必須用鉛絲纏繞主幹將其彎曲成型。加工時枝葉不宜過繁,一般留1至2個枝條,要以簡練、流暢為主,以充分顯示其自然美。通過簡單而誇張的修剪或蟠紮造型 。
對交叉枝、平行枝、對生枝、輻射枝、反向枝等雜亂、有礙造型的枝條應疏剪或短截,使枝條疏密有序,層次分明,高低適度。對根系比較強健的錦雞兒、迎春、榆等品種,在定植時還可讓其根部裸露盆面,以增加樹姿的蒼老態勢。
養護管理
微型樹木盆景的養護管理較為嚴格,主要因為盆體小,盛土少,埋根淺,因此水分的保持,光線的強弱,都不易掌握
平時對水肥、光照的管理就要特別細心,要 勤檢查、勤澆水、澆水宜用噴水壺,每澆必透,乾燥天氣須一日澆水數次。為管理方便起見,最好將微型盆景集中放置 於沙盤中養護,在沙盤中澆足水後,可保持盆景的濕度。
微型盆景不論什麼樹種,夏季均須遮蔭,可置於蔭棚下或樹蔭下,均忌烈日曝曬。冬季一般須放進室內養護,並根據樹種 習性,作好防寒工作。
微型樹木盆景在生長期中要經常施肥,最好使用稀薄的有機肥水,切忌施濃肥和未腐熟的肥料。此外,最好每隔 1~ 2年翻一次盆,翻盆時注意剪去部分老根並換上新的培養土。 並及時植上青苔,以防噴灑水時,沖刷盆土 , 生長季節做好病蟲害防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857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