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人的盆景之路
——我完成一個「盆景系統工程」
文/圖 盆景醉翁
側柏盆景《蒼莽萬世》
鄙人,男,70歲,清貧的退休醫生,業餘愛好盆景30年------我的體會是:尋常百姓也能玩盆景,而且能玩出名堂!在此,我自豪地宣布:我即將完成一個「盆景系統工程」!
所謂「盆景系統工程」,是個比喻,是說:從調查、發現、採集、培育、實驗材料,到創作出多樹種、多風格的個性北方盆景作品,到開展對盆景的欣賞、評論、宣傳工作,到總結、探討盆景藝術理論,到最後著書立說的一個完整過程。
一、刻苦學習,變外行為內行
從醫學到盆景藝術,隔行如隔山。怎麼辦?只有學習!貧困地區玩盆景的人很少,沒有老師,怎麼辦?必須買書籍、訂雜誌,拜編輯為師,拜未見面的盆景同仁為師(通過文章和盆景照片)!
二、調查、尋找、培育、實驗材料
我一方面利用家養的普通花木改作成盆景,一方面利用節假日,在當地調查、發現、採集、培育、實驗盆景材料。現在已知當地盆景的樹種材料和石種材料30餘種。並發表了多篇樹種與石種應用介紹文章,如《黃榆,盆景的良材》、《酸棗樹也能制盆景》、《讓「下山死」,成活且成景》(「下山死」,是「北方小葉鼠李」的別名)、《北方小葉白蠟,也是盆景材料》、《檉柳不是柳樹》、《「劣樁」巧配「拴牛石」》、《山頂請下「玉觀音」》------
黃榆盆景《風度翩翩》
三、創作特色北方盆景
我利用當地材料,因材施藝,創作出多樹種(石種),多風格的中、小型系列北方盆景一批。同時,寫了一些盆景創作體會文章。如,《以動為韻,以曲為美》、《鳳凰成雙飛人間》、《剛強風骨,丈夫氣派》、《營造強烈動態,表現大風氣勢》、《高位展飄逸,低位元出奇枝》、《自然景象,人間真情》
我的盆景作品特色如下:
1、中、小型,北方多樹種,多風格系列。
2、自然美與藝術美有機融合。
3、顯動勢、明方向、動態之中寓平衡性。
4、整體和諧(形式與內容)。
5、題名貼切,意味深長。
6、主題突出,內容豐富,以藝術美表現自然美:托物寄情、擬人化、故事性、意蘊美,情感美,思想美,夢幻美、哲理美-----
例舉幾幅盆景照片(見圖)
側柏盆景《情系人間》
四、辛勤筆耕,深刻理解、享受盆景
我感到,通過寫文章,能更深刻理解盆景、享受盆景,於是面向國內外盆景界,寫作發表了大量盆景欣賞評論文章和詩歌。同時,在盆景理論方面,對盆景的「本質」、「定義」、「科學性」、「創作方法與理念」和「發展方向」作了一些探討。在「藝術批評」方面,常直言不諱,曾在國內盆景界大肆炒作「大型、超大型」盆景之際,旗幟鮮明地發出《中、小型盆景的價值,不容忽視》的呼聲!
側柏盆景《疾風》
五、不斷前進,著書立說
20年來,我的盆景欣賞評論文章發表在國內三大家刊物上:《中國花卉盆景》、《花木盆景、盆景賞石》、《中國盆景賞石》,頗受讀者喜愛。在盆景界,我幾乎成了「盆景鑒賞專業戶」。現在,文章集結成一部特色書稿《享受自然、感悟人生——中外盆景品讀》。書稿得到了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老會長蘇本一老先生的贊許,並欣然作序《盆景不是單一的藝術》。中國盆景大師潘仲連先生不顧龍鍾病體,以顫抖的手提寫了深涵哲理意義的字幅《登山觀海》------在網上,我受到書畫界大師們的重視,專門給題寫了書名、字、畫------書稿經過了數年的錘煉,即將面世!
(註:盆景鑒賞,仁智各見;理論探討,百家爭鳴。我的盆景作品,僅是個人風格;我的文章,僅是「一家之言」。)
檉柳盆景《大丈夫》
六、玩盆景,學做人
玩盆景,既享受自然,又感悟人生,有利於做人!於是盆景成了我的座右銘!
我在《我愛你,盆景!》一詩中,直抒胸襟:
「一捧捧鮮活的生命,
一道道神奇的風景,
一個個蒼古的傳說,
一幅幅美妙的憧憬------
一聲聲震天的吶喊,
一場場不屈的抗爭,
一座座魂魄的雕塑,
一縷縷詩意的升騰------
我愛你,盆景,
你是我的座右銘!
享受自然,感悟人生,
我要做一件盆景,
讓靈魂閃光!
讓骨氣錚錚!」
在《古稀抒懷》詩中概括道:
「一寸光陰一風景」,
「百年苦練『人』字功」!
黃榆盆景《鳳》
山葡萄盆景《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