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盆景製作方法 馬尾松盆景養護技巧

貝果風格| 2017-10-09| 檢舉

馬尾松盆景製作方法 馬尾松盆景養護技巧

馬尾松是山松的一種,廣泛生長於江南地區各有一千八百米以下山地丘陵,山東省南部、河南、湖北及西南各省也多能見其蹤跡。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馬尾松盆景製作方法,喜愛盆景的朋友來看看吧。

馬尾松盆景製作步驟一、選坯

馬尾松盆景素材雖可從小培育,但沒有十多二十年時間樹身起不了荒皮,要做成精品盆景弗時很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要是挖掘山野老樁,那些經樵夫常年砍伐,或惡劣環境摧殘,樹身矮壯古拙、扭曲變化、盤根錯節、枝幹叢生,不能成材的老樁頭,正是製作盆景的好坯。要著重選擇那些矮化、蒼老、又可以理出過度自然、富有變化的主幹,最好是帶有現成的嫁妝枝托、或出枝位置合理、芽點較為緊湊、有取捨餘地、具有培養前景的樁頭。再就是選擇根盤比較協調、側根較多、伸展較平、較易成活的樁頭。山野挖樁必須儘量把對環保的影響降到最低,並採取一些諸如補植苗木等措施,反對三光政策般的濫挖。

馬尾松盆景製作步驟二、挖掘

馬尾松的挖掘時間雖因所屬地域有所不同,但差別不會太大,一般宜在西曆10至11月份開始休眠期和二月底至三月份其葉芽開始萌動期間,一定要避開梅雨季節,因馬尾松喜燥怕濕,雨天挖掘,一是坭團難打,二是土壤太濕根系透氣不好,不利開根成活。

馬尾松的挖掘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枝葉修剪要適度。在挖掘之前,一般都要較大強度地修剪裁減枝葉,但必須與生勢必須強弱,體量根 須坭團大小相適應、相平衡,枝葉留得過多,會因根系供水不足而失水枯萎,留得太少,則會因光合作用缺乏而悶根爛根,同時還要經適應造型考慮,某些造型需要保留或養粗的枝條儘量少剪或不剪,對一些枯枝不要輕易裁去,大枝托的鋸口不要太平,看似鋁板,應多面一些製作加工餘地,以使樹態更顯自然蒼老。二是在挖掘時,除主根過長必須裁短外,應多保留側根,特別是筷子頭大小的討食根,這些側根容易爆發新根促其成活。所有斷根斷面都必須剪平,爛根應清除乾淨。三是起挖時一定要帶好坭團,所帶坭團大小要視樁頭大小,鬚根分布狀況和運較條件而定,除非個別沒有主根或土質關係坭團難打,有條件的儘量帶大一些,先確保成活,上盤前再作裁減。坭團起土後要用膠帶或草繩橫豎縛紮結實,以保運輸裝卸不散,坭團結不結實是成活的一大關鍵。四是樁頭起挖後應適當遮陰並向枝葉噴水,減少停留時間,儘快運回培植。有些很好的樁頭由於挖起停放時間過長,失水顯弱影響成活,實在可惜。

馬尾松盆景製作步驟三、養坯

馬尾松樁頭運回後,有條件的應儘量地栽一年以上,沒有地栽條件的,可用木箱或陶質大盤養坯,所用土壤可用河沙、煤灰和黃壤土混合,既能松疏透水而又保濕,也可用其他松疏素土,忌粘性鹼性。縛紮坭團的草繩應拆除,以防發酵燒根。培土後四周用竹簽插實,然後充分灌水,務必使土壤濕透並與樹根貼實,之後一周只需向枝葉噴水、不必澆水,也無需蔗遮陽,除非氣溫超過30℃,更不能用薄膜罩套,只要保持土壤有一定濕度(偏幹)即可。土壤過濕,甚至積水,成活率就很低。如因空氣濕度太大土壤偏濕,可在表面加幹土吸水,遇雨天要用薄膜覆蓋坭石防水。如果整個過程把握得好,一般成活率可達70%以上。

好坯難得,成活不易,養坯一定要耐心細緻,注意觀察,切忌浮燥心急。判斷樁頭是否成活,不能光看是否萌發新針葉,因等一次抽芽放針往往是樁內原有積蓄的養分和活力生長出來的,此時不一定已長出新根或新根非常嫩小尚未能吸收到足夠的營養供樹樁所需,仍需小心養護,直到芽頭延伸至第二次萌發。一般年底挖掘的樁頭要過了第二年七月份才能確認生死。如果出現芽頭變軟,葉色灰暗,定必死無疑。

馬尾松樁頭養坯起碼一年,養坯期間除確因逼芽需要外,不要隨意剪除枝葉、摘除芽頭,更不要挖土觀察根部生長情況和貿然施肥。主要枝托要任其瘋長,把樹勢養壯,使皮層變松。待樹勢旺盛,便可上盤或就地造型。

馬尾松盆景製作步驟四、造型

馬尾松盆景的造型原則上以呈現剛陽蒼勁為主題,但因其枝條柔韌,可塑性特強,而山野所得樁頭矮壯曲屈居多,根撥乾淨俐落的甚少,且多缺枝托,故應不枸一格,因材施藝,憑著作者的藝術內涵和對自然美的領悟,遵循美學原則,捕捉出樁頭最突出的特點,最美的所在,充分表現,把到手的素材製作成為活的藝術品。馬尾松盆景成型時間較長,沒有經過十年八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不斷創作,很難完成一件較滿意的精品.

樹樁盆景造型的第一步是選擇最佳觀賞面。經山野挖回的老樁,一開始就應考慮哪一個面向、哪一種形式能創作出最佳觀賞效果,但由於養坯前時間急促,只能作初步設想和裁剪,在養坯過程中就可對主幹的走勢變化,根盤的粗細分布和嫁妝枝托的出位走向等不斷仔細觀察,反復推敲,進行整體綜合協調考慮。由於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藝術內涵、對自然美的領悟以至個人愛好不同,對某個樁頭造型的預期效果會產生不同的構思,採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同時有些樁頭又可以經多種形式進行造型選擇,所以不要急於操作,多些耐心,充分考慮、反復比較,揚長避短,因樁而異,務必找出其最為突出、最具特色、能表現出最美又避開最醜的觀賞面,做到胸有成竹,等樹勢復壯後再動手進行造型加工製作。觀賞面的選擇可以繪製造型預期效果圖,也可請有經驗的朋友或專家給予會診或指導,儘量選擇到最佳方案。一旦確定了觀賞面,對根、幹、枝、葉也就是從骨架到樹冠便都要一一配合這一觀賞效果能達到最美進行造型。如果觀賞面選擇不準確,或中途隨意改變,不但可能前功盡棄,白白浪費不少時日,潛在的觀賞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如果一等的樹坯培育出三等的觀賞效果,豈不令人婉惜。

確定觀賞面後最首要的是要把主幹處理好,主幹是樹樁盆景的主線,是造型的關鍵,主幹的變化決定了樹木的姿態,主幹加工處理得好,一件作品的美才能得到充分體現。自然界中的樹木主幹千姿百態,其中有的巍然挺拔、頂天立地,有的飄斜橫出、宛如臨水,有的曲屈跌岩、勢若游龍,有的清瘦高聳、飄逸清奇,有的矮壯雄峰、古拙厚樸,歸結起來可分為直幹、斜幹、曲幹、臥幹或單幹、雙幹、多幹,在盆景的表現形式上還有回頭、撈月、掛壁等,馬尾松除多幹叢林樁頭極為小見之外,其他形態都存在,並有不少奇特怪樁,有利於造型上的創新。

對馬尾松樁頭按最佳觀賞面選定主幹後,可用截幹蓄枝方法,選取經基部往上最有價值那一段進行截幹,截到恰到好處。由於馬尾松枝幹不帶針葉不萌發新芽,截口上端必須留有帶針葉側枝養粗延伸主幹。老幹如不是兩邊都有側枝,截口要留長5公分左右,並用封口膠或草木灰封口,防止回縮或樹液流失,等側枝長旺再做加工修整。

對樹樁盆景主幹總的要求上自下而上過度自然、曲屈有度、富於變化、逐段縮小。應以觀賞面為准,使幹體以不同角度彎曲變化,且左右幅度大、前後幅度小,彎曲的角度和每段的長短都要富有變化,自然舒展、平衡協調,儘量呈現有動感、力感的曲線美,避免過於勻衡機械。缺乏變化又難以加工的直幹可做成迎客松。對主幹伸展姿態的造型加工,可使用簡單工具,應有力學原理,取好彎曲角度,進行強力推頂拉吊。實踐證明,直徑四公分左右枝幹一樣可以強力舒彎,不必開溝或作契形切口。操作過程注意保護好荒皮、受力的部位要設法墊妥。馬尾松一本多幹樁頭極少、但可合栽,多幹型除注意單幹主幹變化外,更應考慮整體效果,幹與幹的協調,主次呼應等,如雙幹的兄弟樹、爺孫樹、一直一斜、雙飄斜等,三幹以上各幹不要並排一個平面,要有深度,有透視感,有組合,有顧盼。

馬尾松盆景枝托的造型要求能根據其在自然界中的生長規律表現松樹風格。不論哪種樹型,都要曲屈有度,走勢剛勁流暢,主枝平伸略顯下垂,並有分級分枝,脈絡清楚,形成枝片。可適當製作展示力度的硬角死曲和軟角,直線和柔美曲線相結合,做到剛柔並做到剛柔並蓄,美而耐看。

由於馬尾松老幹極難萌發新芽,對原有樁頭的枝托應充分考慮利用,特別是斜幹的底托更為珍貴,能不缺托的儘量不缺,但不主張採用扭轉迴旋勉強補位的所謂借托借枝。借托有時平面效果還似可以,但總是缺憾,出枝位置不對,經不起推敲,不耐看。

馬尾松的缺托可以用嫁接方法解決,一般採用丁字靠接法,芽接很難成功。嫁接方法和其他樹種相同。嫁接時間宜在生長季節,嫁接前老枝必須把嫁接處的老皮剝掉,操作務必準確快捷,捆紮要牢固,防止樹液(松香)凝固形成簿膜阻礙細胞滲透生長。捆紮後可用兩用封口膠塗抹或膠布薄膜包紮防水,確認成功的逐步斷奶,到第二年生長期才完全切離。在廣東也有用穿幹靠接的,作法是在幹體處出托的位置垂直鑽孔,將直徑略同的枝條前端摘除針葉留芽頭穿孔而過,一邊形成層貼緊,然後縛紮固定,效果也很好。

枝托的造型要把第一托定好、做好,儘量養到與主幹相協調,橫幅觀賞效果的,粗細為主幹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出位較低,伸展較長,可長於主幹,直幅的出位可偏高,粗度較細,伸展較短,出在主幹的黃金分劑點最為理想,不要在正中二分之一處。第一托應是樁景最粗最長枝托,然後托間間隔和托的粗細往上逐級依次縮短縮小。各托出枝要有多個方位,互相錯開,走勢生動,富有立體感,並徑整體上大致統一協調。對正面平直出托要給予矯正調正,以免剌眼頂心。所有枝托出托都宜在主幹陽面略下,剛好在轉角凸位會分散樹勢,而在陽面凹位出托既不美觀也不符樹木生長規律。樁景的第一、二、三托要做得乾淨俐落,儘量使主幹下段三分之二能交代清楚,清晰可見,再往上三分之一可不大拘坭,但務必使主幹頂部顯得隱約,樹冠較為茂密,比例合理,防止露頸或縮頸現象。頂端枝條走勢可略為向上,頂冠一般為平頂。

馬尾松枝條造型操作要求不同於一般松樹以綁紮拉吊為主的做法,必須突出一個「剪」字,剪截扭曲,逼芽控葉,結合綁紮拉吊。只有不斷合理剪截,才能培育出級級分枝,只有以剪截來逼芽控葉,才能使樹形緊湊,針葉變短,自然成片,只有剪截結合綁紮拉吊,才能使枝幹延伸硬角和軟角、直線和曲線相結合,富有變化、盡顯力度,使崎峋蒼勁的主幹與蒼翠柔和的針葉相映,呈現剛柔並蓄之美,韻味無窮,非其他松樹所能及。

馬尾松木質纖維長且韌,極易舒彎扭曲,較粗的枝條在需彎曲部位可用包裝膠紙或電工膠布包裹並用鋁線密度繞紮後,使用簡單具有拉頂功能的工具,強力拿彎,然後設法加以固定,操作得當改變走向的角度可超過90%,二公分以下細枝可直接用手把需要彎曲部位掘松並用力扭旋,只要感覺到木質松裂,纖維鬆散,枝條便變得很柔軟,可按要求彎曲到位,然後綁紮固定。更小的細枝則可用鋁線繞紮,拉吊隨意扭曲舒彎,枝條加工過程如意外出現爆裂折斷,只要保持三分之一以上皮層和木質纖維完好,即時用膠布包紮,傷口會自行逾合,更顯蒼老。馬尾松枝幹舒彎定型較快,大的半年左右,小枝一二個月,要注意觀察,及時拆除綁紮鋁線,防止枝條生長而嵌入皮層。進行扭曲加工的枝條一定要完全木質化,木質纖維未形成的嫩枝質脆極易折斷。

馬尾松山野樁頭大多枝條冗長,分枝很少,近身芽頭更少,加之老枝針葉退落,顯得格外鬆散,可採用逼芽辦法使樹型變得緊湊。所謂逼芽,就是將缺乏芽點的過長枝條末端剪短回縮,目的是裁減大部分枝葉,逼使其養分內收,激發生長新的較靠近主幹的芽點,待新芽放針成熟後,再次剪短回縮,逼發新芽點,直到新芽點符合造型要求,以此長成第二節或二級分枝。逼芽注意不能碰掉所留針葉,沒有針葉的枝條不會萌發而退縮枯死。針葉生長二年會自動脫落,需要逼芽的枝條應在針葉脫落前回剪,所留針葉應有四束以上。對木質老化的枝條,須培育長旺使皮色淺皮層變松方能回剪,老化枝條缺乏萌發力。第一節還需長粗的枝條,可在第二節或分枝繼續逼芽,但必需保留原來枝條或加一旺枝任其生長拉粗。如因地域關係,為縮短成型時間,對已具備二級分枝的主枝,可用扭曲拉吊造型,不作分節裁截蓄表。

馬尾松針葉偏長,自然生長可達二十五公分左右,且多呈柔軟下垂狀,影響造型效果,所以控葉成為造型的重要環節。實踐證明,控葉得當,針葉可控制在四分公左右,觀賞期四個月以上。馬尾松正常生長每年二月和八月二次萌發新芽,在枝條逼芽分枝較密,樹型骨架基本形成後,就必須進行控葉,提高觀賞效果。控葉的方法是對分枝進行同步全面縮剪,或七月中旬對所有帶梢分枝,按樹冠造型要求回剪。個別不便縮短的,也要剪去末梢芽頭,只要留有三束以上針葉,在剪口必定萌發出多個新芽,如樹勢旺盛,一個剪口可萌新芽十個以上,新芽開始放針後嚴格控水,並及時疏芽,所有剪口只留下生長方位適當的二至三個芽頭,把多餘的全部掠去,這樣到「五.一」或「十.一」前便可長出三公分左右的針葉,此時只要把原有老針葉摘除,觀賞效果就充得顯示,如果掌握得當,針葉長到四公分左右基本不再增長,這時嬌嫩的針葉,葉色蒼翠欲滴,不亞於五針松,可與大阪松妣美,另人賞心悅目。控葉應注意在縮剪前半個月施一次薄肥,保持樹勢旺盛,富有活力,樹勢過弱不能控葉,否則會出現葉色泛黃,芽頭細長,針葉稀疏不長,樹勢會經久不旺甚至失枝,故每年只能控葉一次。在新針葉成熟第二次萌發之前還應再施一次薄肥,復壯樹勢。樁景經控葉枝葉越來越密,縮剪便必須同樹冠造型結合進行,需使樹冠大效果形成不等邊三角形,邊界曲線不能太過園滑而應有起伏變化,略帶野性。針葉應叢叢簇簇,參差錯落,雖分流狀,但疏密有度,富有韻味,如天然寶石的內部紋理,盡呈自然之美,剪得過於規則,工整成片,反露近氣。

馬尾松的特性

馬尾松就是山松,是一種樹幹較直,外皮深紅褐色微灰的松樹。馬尾松不耐腐。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淡黃褐色,長縱裂,長片狀剝落;木材紋理直,結構粗;含樹脂,耐水濕。比重0.39~0.49,有彈性,富樹脂,耐腐力弱。是重要的用材樹種,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

產地分布:山東省南部、河南、湖北及西南各省也多能見其蹤跡,遍布於華中華南各地。越南北部有馬尾松人工林。

生長環境:廣泛生長於江南地區各有一千八百米以下山地丘陵

形態特徵:常綠喬木。一年生板條淡黃褐色,無毛;冬芽褐色。葉鞘膜質。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無柄,柔荑狀,腋生在新枝的基部,雄蕊螺旋狀排列;雌花序球形,一至數個生於新枝的頂端或上部。針葉每束2根,細長而柔韌,邊緣有細鋸齒,長12-20釐米,先端尖銳;樹脂管4-7個,邊生。毬果長圓狀卵形,長4-8釐米,直徑2.5-5釐米,成熟後栗褐色;種鱗的鱗片盾平或微肥厚,微有橫脊;鱗臍微凹,無刺尖,很少有短刺尖。種子長卵圓形,有翅。花期4-5月,果期9-10月。

馬尾松盆景養護

二、馬尾松盆景養護技巧

1、光照。要求陽光充足,不可蔭蔽。

2、溫度。盆栽時要避開冰凍,以0~35℃之間皆可。

3、澆水。由於松類盆景,在盆內土壤較少,所以澆水要每次少量多次,一次澆透,幹濕交替進行。冬季環境溫度低時,要寧幹勿濕。

4、通風。要求良好,不可鬱閉。

5、施肥。對肥料需求不嚴格,一般於春季至秋季施肥幾次即可,秋季施肥時要少氮多鉀。

6、修剪。根據樁骨逐漸設計造型或通過修剪保持原型,總而言之,就是要保證良好的觀賞價值。

7、病蟲害防治。以介殼蟲多見,病害少見,所以日常養護時多留意早防即可。

馬尾松盆景養護

三、馬尾松盆景養護具體方法 主要以兩廣地區為例

1、樓頂和強陽地方的盆栽山松一般氣溫較高。盆土內部受強陽照較熱。需早午晚葉面噴水數次降溫保濕。[強陽光時一樣可以葉面噴水]這樣非常有利山松爆芽和生長茂盛。

2、盆面植小草有利遮陽,但深根性草根會多吸水和肥。應植淺根類小草。苔蘚最好但需常翻鬆,這樣利吸水。

3、剪下松枝、松葉不要放在盆面。松雖是植物卻是有生命和靈性的。

4、盆土應每星期都松一松以利透氣透水。對松生長很有利。

5、在每年的二月至十月都可剪枝逼芽。但九月過後剪枝逼芽生長較慢。最好是在九月前工作。剪枝後更應每天多次葉面噴水。

馬尾松盆景養護

四、馬尾松的主要價值

園林價值

馬尾松高大雄偉,姿態古奇,適應性強,抗風力強,耐煙塵,木材紋理細,質堅,能耐水,適宜山澗、穀中、岩際、池畔、道旁配置和山地造林。也適合在庭前、亭旁、假山之間孤植。

藥用價值

藥用部分:松油脂及松香、葉、根、莖節、嫩葉(俗稱樹心)等入藥。

性味:苦、溫、無毒。能祛風濕,活血祛愈,止痛,止血。

功能:性溫,味甘苦;祛風行氣、活血止痛。舒筋、止血

主治:咳嗽、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習慣性便秘、濕疹、黃水瘡、外傷出血。

藥用驗方:跌打損傷:馬尾鬆快發出葉子時的嫩枝,颳去外皮,焙乾研末,每服一錢,甜酒送服,每日二次;另用馬尾松根皮(鮮)適量,搗爛外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690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