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打嗝,喝白芍甘草湯

追光著| 2017-10-05| 檢舉

老打嗝,喝白芍甘草湯

 

2017-10-5

 

  廣東省讀者張女士諮詢:打嗝已經困擾了我很長時間。工作時,突然開始停不下來地打嗝,讓人難受又尷尬,而且越急越停不下來。請專家推薦一個方子。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譚漢添解答:打嗝,中醫稱之為「呃逆」,可由飲食不節、胃失和降、情志不和、肝氣犯胃、耗傷中氣等引起。按中醫辨證分型,打嗝可分為五種:1.脾胃陽虛。2.氣機郁滯。3.胃火上逆。4.胃陰不足。5.胃中寒冷。總的來說,是由於胃氣上逆動膈而成,故治療原則為理氣和胃、降逆止呃。

  現介紹一經驗方。取白芍30克,甘草10克,黨參15克,竹茹15克,杮蒂30克,丁香6克,旋復花9克,代赭石20克,生薑10克,陳皮8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2次。

  本方以白芍甘草湯加減而成。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的功效;甘草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胃經,健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二藥合用,有調和肝脾、柔筋止痛、鎮靜降逆的作用。

  黨參性平,味甘,補中、益氣、生津;竹茹性微寒,味甘,歸肺、胃,心、膽經,清熱化痰、除煩、止嘔;杮蒂性平,味苦澀,歸胃經,可降逆止呃;丁香性溫,味辛,歸脾、胃、肺、腎經,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功效;旋復花性溫,味咸,可下氣降逆除噫;代赭石性微寒,味苦甘,歸肝、胃、心經,有平肝潛陽,重鎮降逆,涼血止血的功效;生薑性微溫,味辛,歸肺、脾、胃經,能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陳皮理氣。

  臨床經驗表明,此方對多種原因引起的打嗝均有較好的效果。(譚漢添)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645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