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玉米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愛的食物,可是您知道嗎?在我們吃玉米的時候,很多人會把玉米須清理去除的乾乾淨淨,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玉米須對我們的身體還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和功效。

玉米須的功效:利尿,瀉熱,平肝,利膽。治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淵,乳癰等症狀。
禁忌:低血糖、低血壓患者慎用。
玉米須,也稱玉麥須。最早記載見於1476年的《滇南草本》,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
在中藥里,玉米須又稱「龍鬚」,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把留著的玉米須放進鍋里煮,熟後把湯水倒出就是「龍鬚茶」,可以做全家人的保健茶。

玉米須煮水的功效與作用
鮮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可以保護腸胃,促進腸胃蠕動,玉米須味甘性平。其中其他的營養物質能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能起到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產生的作用。在中藥里,玉米須茶又叫龍鬚,味甘性平,有廣泛的預防和保健用途。

1、玉米須水
玉米須茶的功效與作用
材料:玉米須3g、馬齒莧3g、荔枝核1個。
每天堅持喝降糖茶,對於高血糖患者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2、開水泡茶(清香微甜)
1:把新鮮的玉米須清洗乾淨,用70度開水沖泡即可。
2:用初秋涼乾的玉米須清洗乾淨,用100度開水沖泡即可。玉米須煮水後服用。
3:和冬瓜、或角瓜一起食用煮湯,這兩種食用方法都是有利於促進新陳代謝和消腫化疾的食物。
4:自己家中煮玉米時請保留乾淨的玉米須,放進蒸煮鍋內多加水一同煮熟後,飲用湯水。
5:玉米須每次加1~2個紅姑娘皮保健效果更佳!

3、玉米須的其他特殊應用
1、用於消渴證(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可單用大劑量煎服。
2、淋巴結炎及腫大,用開水侵泡每天飲用2000~3500毫升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用法用量:干玉米須10g(一小手把)加1~3枚紅姑娘皮同泡。

4、玉米須的外用保健治療
溫水泡腳,洗療
玉米須煮水泡腳,治療腳氣,手腳發涼,抑制靜脈曲張,各種疔癰瘡癤等。
其他多種身體不適和疾病一般情況都可參考其他權威文獻記錄。

注意:一般情況下,我們服用玉米須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副作用。但是小編建議,在平時服用玉米須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每次不能夠超過三到五克就可以了,並且平時最好能夠選擇新鮮的玉米須來服用。
除此之外,平時在煮玉米吃的時候最好不要吃玉米須,如果不是想要治療疾病,服用玉米須並不是一個好選擇,這點需要大家都牢記在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