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枝條勢力的不同採取相應的「促進」或「控制」措施,調節枝條勢力及樹體的勢力,以達到平衡穩定成花結果。即所謂的「依勢定法」。
一、樹勢的概念
樹勢在果樹管理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健壯、平衡、穩定的樹勢是果園管理的核心內容。把握樹勢,猶如找到果園管理的鑰匙,整形修剪、花芽分化、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施肥澆水等方面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樹勢,在中華大字典中解釋為:樹木的形狀長勢。
在蘋果管理當中,我們可以簡單的把樹勢理解為果樹的營養積累狀況和生長勢力。為什麼這麼說呢?當然,長勢就是指生長勢力。樹木的形狀在蘋果生產當中主要是指果樹的外觀形狀的一些特質,包括皮色、葉片大小、葉片顏色、枝條硬度、節間長短等,所有這些都和果樹營養積累狀況密切相關。所以,樹勢在果樹管理當中,可以理解為果樹的營養積累狀況和生長勢力。
樹勢包括:果樹的營養積累狀況和生長勢力
關於樹勢的研究,國外進行的比較多,早在70年代,日本的鹽崎雄之輔就對富士蘋果的樹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樹勢一般情況下多以新梢長度來表示,由於新梢上直接著生葉片,所以由於新梢的長度不同,其葉片數和葉片大小也不同,而且也受春季展葉時期影響。
同時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它同化的物質有利於樹體和果實的生長,特別是果實的幹物質幾乎全部是葉片光合作用的產物,所以用新梢的長度來表示樹勢。在考慮樹勢與產量和品質的關係時,具有重要意義。他認為,樹勢過強過弱都不利於生產,當新梢長度在37釐米時果樹產量最高。
日本107年的樹(國光)依然樹勢健壯、果實累累
生產中由於樹勢過強過弱或不平衡而出現好多問題,有的樹生長多年就是不結果,我們在服務中就曾經遇到14年不結果的樹;有的樹花繁如雪,可是果子座不住,六月落果和采前落果嚴重;有些樹腐爛病、早期落葉病氾濫,什麼藥都用遍了,就是防不住。
有的樹條子冒的美,果子反而小小的;有的樹冬季修剪的很好看,可是到了生長季節樹形全亂了套;同樣的霜凍,有的樹好好的,而同一園子另外的樹卻受凍嚴重;有的樹可以活到上百年,仍然果實累累,而有的樹二十來歲就斃了命;有的樹成了小老樹;有的樹成了虛旺樹;凡此種種……可見,樹勢並不是枯燥的理論,實際上,樹勢與生產息息相關。
樹勢嚴重削弱
樹勢的各種關係
二、樹勢與產量品質的關係
「你看我這樹,光竄條子不長果」,「唉!我這樹花繁的很,就是座不住果」,我們常常遇到果農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
這就是樹勢方面出了問題。
樹勢過強、過弱都不利於結果。我們都知道,果實幹物質絕大部分是由葉片光合作用形成的,所以要獲得高產,就必須增加葉片數量提高葉功能,但是,當葉片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有些葉片不能保證足夠的陽光照射,光合作用大大降低,成為無效葉或寄生葉,也就是說,要獲得高產,就必須保證足夠而不過多的葉片,即就是適度的新梢生長。
所以,在生產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樹,新梢長的很旺、很長,果子反而不大,這就是因為葉片數量過多,使一些葉片得不到足夠的光照而成為無效葉,同時由於新梢大量生長消耗了大量的養分,果子就難以長大。另外,由於生長過旺,積累就差,枝條不充實,對一些病蟲害和自然災害抵禦能力降低,反過來影響產量。
樹勢與產量品質的關係
而當樹勢過弱時,新梢生長量很少,沒有足夠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果子也就長不好,有些甚至應為營養供應不上而出現大量的落花落果。抵禦病蟲害和自然災害能力降低,易造成減產或絕產。
樹勢不平衡時,也不利於果樹生產,樹勢不平衡主要表現為上強下弱、下強上弱、外強內弱、內強外弱和一邊強一邊弱等,所有這些不平衡的樹,首先比較難以成花,過強部分和過弱部分光合效率都比較低,產量難以保證。
樹勢對果實品質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據研究表明,樹勢健壯中庸的樹,結的果品質最好,樹勢過強過弱結的果都不好,有人會問,樹勢弱營養水準差,結的果不好可以理解,可是樹勢強時為什麼結的果也不好呢?
樹勢與著色糖度的關係:花青素和葉綠素的含量影響著果實的著色,樹勢強的樹,果實葉綠素含量較高,在著色期,由於較高葉綠素影響花青素的形成,即使形成花青素,但由於紅色的花青素和綠色的葉綠素混合而使果面發汙、不鮮豔、呈暗紅色。果實的糖度和著色密切相關,越是中庸的樹,結的高糖度的果實就越多,反之,樹勢過旺,果實著色差,含糖量降低,風味不佳。另外,樹勢強旺時,由於新梢大量生長,枝葉密度變大,通風透光不良,也直接影響果實著色和糖度。
樹勢和果實大小的關係:樹勢強旺時,果樹生長量大,營養積累差,花芽難以形成,而且花芽品質不好,定果時,一些小果也留在了樹上,最終生產出來的果實大小不一,整體度差。另外由於大量的營養生長爭奪了有限的養分,果個也難以長大。
還有資料表明,樹勢強旺的樹,果實也容易裂果。
由此看來,要提高果樹的產量和品質,調節好健壯的樹勢尤為關鍵。當然,在一定情況下,產量和品質二者是互易的因素,假想要增加產量,往往就容易犧牲品質,假如要提高品質,往往就不得不犧牲部分產量。生產者要做好二者之間的平衡,當然也要和生產目標和立地條件相適應。
三、樹勢與樹形及整形修剪的關係
樹形與樹勢是果樹管理當中的兩個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影響,缺一不可。樹形就是果樹的形態及表像。是根據果樹生產需要,將果樹的枝條按一定的空間方位排列而構成,好的樹形必須具備骨架牢固、通風透光良好、便於操作等特點。當然,樹形不是獨立存在的,有形必有勢,有些人只知形態,不知勢在其中。
果樹不是機器,造出來多大就是多大永不變化,果樹是個活物,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都受樹勢這一指揮棒指揮,這種勢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工作的手法及工作後的效果。這就需要果樹管理者在管樹時,心中常有樹勢,勢不足者補之。勢有餘者可瀉之。
根據勢力的不同採用不同的增勢或減勢的調控方法。形勢結合說著容易,一般人做起來較難,難在動態平衡,要想形勢結合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要從地下到地上全方位的綜合管理。
在傳統管理當中,對樹形高度關注,甚至有人認為果樹管理就是修剪,修剪就是造形,即所謂是一把剪子定乾坤,在樹勢方面,雖然都在提,但往往缺乏深入的研究。
在傳統果樹管理當中有這樣的說法,看你剪的對不對,主要看來年的修剪反應,當然這是沒錯的,可是要知道結果卻要等來年,於是,要正確的修剪果樹,就必須經過多年的觀察總結才能基本掌握。往往有這樣的情況,有些枝條根據反應看,顯然是剪錯了,可是知道剪錯時已經剪過多時了,根本無從補救,是典型的事後諸葛亮。現代果樹技術的發展,另外一種方法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那就是「依勢定法」。
一個枝條到底該如何修剪,是依據枝條的勢力來確定的,不同的枝勢採用不同的方法,這樣的話,修剪反應就會向著人們預期的目標發展,從而達到任意調控的目的。當然要真正做到依勢定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提是你必須把每個枝條的勢力診斷清楚,在這方面,果友協會作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嘗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個枝條怎麼處理根據枝勢來確定,同樣的道理,一棵樹、一片園子,他的管理方案也是圍繞樹勢來展開。對於初掛果的樹,一般樹勢比較強旺,我們在管理當中往往採用緩勢的做法,分散極性、分流養分、增加積累。對於盛果期的樹,我們往往採取穩勢的做法。
適當的作些局部調整,避免樹勢大起大落而傷了果樹的元氣,應儘量延長盛果期年限。對於衰老期果樹,我們往往採用助勢的方法。集中營養,儘量延長結果年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220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