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生在城市,長在城市的都市女孩,不去城市做白領,卻甘到地裏幹農活,用一雙手,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夢。
她是清華大學的博士生,是國內第一位公費去美國務農的學生,可比起博士、留學生這個稱號,她更喜歡別人稱他為「農民」。
2008年4月16日,石嫣飛赴美利堅深造,但她沒進校門,而是來到了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名叫「地升農場」(Earthrise Farm)的農場,專門研究一種新型農場經營模式,由此開始了她為期6個月的「洋插隊」農耕生活。
和想像中的美國機械化農場不同,「地升農場」是由兩個修女姐妹Annette and Kay建立的,由一對夫妻經營、三個實習生幫工的小農場。
每週一至週五早上7時半,石嫣都會準時從農場小屋步行半小時到達種植園。
學習從溫室種植到室外種植的技術,從澆水、移植、耕地、播種,到拔草、喂雞、施肥、採摘長成的蔬菜,再到自己製作耕作用的小機械,開拖拉機……一直要忙到中午12時,午餐過後,仍是繁忙的勞作,直至晚上5時半。
在「最累的一天」,石嫣不停地用沾滿泥土的雙手扒開腳下的黑土地,把溫室裏的菜苗移栽進去,當最後一棵栽好後,白嫩的雙手已被曬黑。
農場的除草任務量大且全部靠人工完成,石嫣蹲在地裏,頂著烈日,汗流浹背,雙手不時被渾身帶刺的雜草紮傷。
可是她並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因為她有個雄心勃勃的計畫, 她要在中國建立第一個「社區支持農業(CSA)」農場,讓自己的雙手沾滿泥土,直接把健康菜送到社區居民家裏。
於是,2008年10月13日,石嫣結束在紐約的短暫停留回國後,石嫣便著手建立中國第一個CSA農場。根據美國經驗,鳳凰嶺下的「小毛驢市民農園」正式開張了,石嫣將自己在「小毛驢」的工作稱為新式「土插隊。」成立不久,「小毛驢」就實現了盈利。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石嫣是如何一步步將CSA農場發揚壯大,且讓其在國內蓬勃發展的?
一、建立消費者與農民的新型關係
在傳統的種植領域,農民種菜,消費者買菜,但在這個過程中,農民與消費者永遠都是利益相悖的,農民希望自己種植的蔬菜能夠實現產量與價值的雙重優勢。
於是,就會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保障農產品的產出;而消費者,卻希望可以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優質、最健康的農產品,於是,兩者為各自的利益而戰,誰也不肯讓步,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消費者花了錢。買來了滿是農藥的蔬菜。
可是石嫣創辦的「小毛爐」則改變了農民與消費者的傳統關係。在種植季節之初,消費者預付給農民這一年種植的收益,等於變成了農民的股東與農民共同承擔種植過程中的風險;農民則要使用生態可持續的種植方式,保證食品的安全。因為沒有中間商環節,農民和消費者建立了直接聯繫,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農民增加了收益,消費者得到了有機的農產品。
二、選擇特殊的客戶群體
一般的農場在選擇客戶的時候,不需要你有淵博的知識,或是獨特的品味,可能只要你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就可以成為農場的客戶群。
因為在中國,農場想要經營下去,就必須想辦法生存,所以很多農場在客戶群的選擇上就比較隨意。
石嫣創建的CSA農場,其是帶有美國色彩的。在美國,頻繁購買有機食品的人年收入為43280美元,而經常購買的人年收入在15000美元以下。
所以,石嫣認為,在一定經濟收入基礎上,對食品安全的認識度的高低決定了人們是否選擇有機食品。也就是說,想成為「小毛驢」的客戶,你不僅要有一定的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要有對食品安全的認識度,因為只有瞭解這些的人,才會明白「小毛驢」存在的真正意義。
三、招募會員,宣傳食品安全
「小毛驢」建立初期,沒有會員,沒有客戶,於是在初期,石嫣和團隊的七名年輕人擺過攤位,串過社區,組織過許多場口頭推廣講座活動,邀請大家來農場實地考察參觀。幾個月的時間,消費者從五個到十個,從十個增長到百個。
同時,農民和消費者之間彼此承諾、互擔風險的信任是CSA的精髓,可是預先付費挑戰的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消費習慣。
所以石嫣在招募會員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取得會員的信任,而這就需要有選擇的去找,因為這些信任是建立在對有機食品的認識上的,此時,對消費者的教育和宣傳也就顯得很重要了。
四、建立「分享」理念,做中國真正的CSA農場
在石嫣的CSA農場裏,首先需要組織幾十戶左右的家庭,計算一下每個家庭每月蔬菜需求量,計算出投入產出資料。然後,找一戶農民下訂單,當然這個農戶也許是你家遠房親戚,或者是你信得過的人。
同時,按照勞動力工資、種子、有機肥料、土地中灌溉設施等成本,核算一個數額出來。這個數額除以戶數,就是每家應該預先支付農戶的錢。其次是經營。這些人家選一個信得過的人牽頭,負責組織送菜。最後是關係的維護、理念的可持續。
社區支援農業,就是將這些人家組織成一個社區,這個社區成員彼此信任,理念上達到共識,將統一的價值觀傳遞下去。而這裏面,所有的理念都是「分享」式的。
截至目前,國內已經先後成立了近1000家運作社區支援農業模式的農場。
未來,相信石嫣依舊會在CSA這條路上走下去,因為她是CSA農場的創始人,因為,這條路值得一直走下去!
作者:於曉
原創 農業行業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1986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