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為什ㄇ叫基隆ㄚ?
我只知道以前基隆叫「雞籠」
一定要告訴我基隆這個地名ㄉ由來
---------------------------------------------------
基隆市區地名由來 1基隆市平埔『凱達格蘭』族老家,漢人聽成河洛語的『雞犬加籠』,後簡稱『雞籠』,清代把『雞籠』改稱『基隆』表示『基地昌隆』2中正區原叫『八尺門』,與基隆港外的和平島以橋相連,光復後為紀念故總統蔣中正才改名。3中山區基隆港區有『白米甕』老地名傳說,光復後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才改名4安樂區取自區內的『安』和里及『樂』一里的里名5信義區原叫『田寮港』,光復後取自『八德』中第五、六德『信』、『義』作為行政區名。6仁愛區原名『石牌街』,光復後改為仁愛區7 七堵區先民拓墾時期,防止當地先住民各族入侵的土牆,七堵就是第『七』座『堵』牆8暖暖區平埔族暖暖社的故鄉 基隆原名雞籠, 一由於基隆山形似雞籠,一認為起源於此地之平埔族,自稱Ketaganan(凱達格蘭)之刪去taga,譯Kenan之音為雞籠。清雍正元年(1723),漳州人從八里坌、金包里(金山)萬里瑪鋉,移至雞籠,在牛稠港虎子山築魚寮,發展至仁愛區海濱,建街肆,稱崁仔頂街,是市街創建之嚆矢。光緒元年(1875)設臺北府分府通判於雞籠,並取「基地昌隆」之意,而改稱基隆。
-----------------------------------------------------
三、四百年來,無數歷史上的過客,在多雨的基隆留下足跡。數百年來地理環境的變遷,使得基隆在發展的面貌也一直在改變,老一輩的基隆人,常津津樂道小時候在港邊海堤上迎著海風嬉戲的童年,懷念著礦業黃金時期的艱苦生活,年輕的e世代卻已茫然,不知所指海堤現在已經變成寬闊方便的柏油路,礦坑也已成了觀光景點。基隆歷史上的滄海桑田,隨著歲月,化為模糊的記憶。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基隆,昔稱雞籠山、雞籠頭、大雞籠,是台灣史上不可被磨滅的文化港都。
「雞籠」一詞最早見於一六一七年,中國人張燮所著的《東西洋考》一書。雞籠名稱的由來,還有各種說法,其中一說法是在一八七年時,陳培桂所修的《淡水廳志》中稱今基隆外海的和平島,形狀頗似雞籠,故有雞籠之名,但今和平島舊稱社寮島,不稱雞籠島,因此此說法仍待進一步考證。
另外,雞籠名稱之由來還有一個說法,是由古時居住於雞籠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的音而來的。命名者將Ketagalan去掉taga,譯Kelan,為雞籠(台語發音)。這個說法有其真實性,日本學者安倍明義的《台灣地名研究》,就是採用此說法。
基隆市的轄區原本是屬凱達格蘭族的大雞籠社,公元一六二六年西班牙人進據,稱基隆一帶為Samtisima Trindad,並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avdor)於社寮島上(今日的和平島)。當時,基隆地區已有漢人的聚居地,西班牙人稱之為Parian。一六四二年九月,佔據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北上,驅逐西班牙人而佔據之。明鄭末年,也曾經為防範清國入侵,派軍駐守雞籠,基隆則屬天興縣所管轄。
公元一六八三年,清政府佔領台灣後,基隆於翌年成為諸羅縣轄區。漢人移民至雞籠者越多,到了一七二三年,基隆從諸羅縣分開,成為淡水廳轄地。
此時,有漳州人從八里坌(今台北縣八里鄉)移居雞籠,建和興頭店舖街(在今仁愛區新店裡),後來又成為新店街,到了乾隆年間,石牌仔街、新興街、草店尾等聚落陸續形成。漢人的壓力亦迫使大雞籠社往社寮島與田寮港遷徙。
後來,官府認為雞籠太過俗氣,便改為基隆。
公元一八五八年,簽定天津條約,基隆於一八六三年開港,港埠貿易更加興盛。一八八七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築台北到基隆間鐵路,在一八九一年通車,並開始建設現代化的基隆港,但後來就終止了。一八九五年,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基隆成為台北縣的基隆支廳。直到一八九七年,日本治台後基隆港才又開始動工。
一九三四年,基隆港經過多次擴建,成為當時台灣第一大港,擁有一段極為風光熱鬧的歲月。有一句台語諺語「基隆沒城,吃飽就行」,形容的是基隆開港之後,市面繁榮,謀生容易,各地人士紛紛離鄉背井,前往基隆討生活,不過多半都是過度性質,在賺足錢財後,便衣錦榮歸。那時的基隆,繁華的程度,就像今天的台北市。
一九四五年後,中華民國政府將日本時代的州改成縣,州轄市改為省轄市,郡改為區,街改為鎮,莊改為鄉,而基隆市則有中正、信義、仁愛、安樂、中山五區,到一九四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將台北縣七堵鄉劃入基隆市,成為七堵區。
然而繁華基隆港,也曾是許多台灣人的傷心港口﹔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國民政府軍隊登陸基隆,無差別開槍掃射。基隆港邊成了屠殺場,一批又一批手腳被鐵絲穿過綁成串的無辜百姓,在港邊被槍殺,這些死屍不是被踢入基隆港,就是被棄置路旁或集中亂葬。基隆港中一具具的浮屍,成為基隆市民恐怖的共同夢魘,也成為受難者家屬的傷心港口,只是時至今日,這樣的記憶也變得曖昧不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154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