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利用黃瓜前期生長速度快、產量高,而苦瓜前期生長慢、後期耐高溫的特點,採取日光溫室黃瓜套苦瓜栽培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瓜農都知道,在黃瓜的整個生長期,苦瓜大棚黃瓜套種苦瓜,立體種植,分段管理,瓜農樂了大部分時間都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直到黃瓜生長後期的最後一個月,苦瓜才被提頭上架 「淩駕」於黃瓜之上。一般情況下,苦瓜提頭上架後,就意味著棚室管理的重點已由黃瓜轉移到苦瓜的身上。利用好品種間差異,立體種植,分段管理,抓住重點,照樣能管出高效益。
一、合理安排套種時間和密度
黃瓜選用抗病、耐低溫弱光的良種, 起壟地膜覆蓋栽培,一般在10月初開始播種,11月中旬開始定植,平均行距70釐米,株距28-30釐米。苦瓜的做法一般在12月中旬開始播種,於1月下旬2月初在黃瓜臺上定植, 株距150釐米,行距210釐米,即每隔3行黃瓜種植一行苦瓜,黃瓜一般於4月下旬價格低時拔園,苦瓜的做法是於6月初拔園。
二、水肥管理。
種植前整好田、起好壟,每畝施腐熟雞糞2000—3000千克,餅肥100千克,三元複合肥50千克。深耕30釐米,地整平後起壟,採用高壟栽培,壟高10—15釐米。黃瓜緩苗水過後至根瓜採收初期以促根控秧為主,采瓜初期至整個結瓜盛期澆水要多,一般10—15天澆一次,陰雨雪天和降溫天氣不澆水,低溫季節12:00左右澆水為好,最好澆井水。苦瓜的做法是在甩蔓前忌澆大水,隨著氣溫升高,植株長大,要逐漸加大澆水量,高溫季節在每天早晨和晚上澆水為好。黃瓜拔園期要及時追肥,以促進苦瓜植株的生長,追肥最好與苦瓜的做法是和根基部保持20-25釐米的距離,以免肥料燒根。
三、抓住重點搞好不同時期管理
春節前氣溫偏低,管理上以黃瓜管理為主,春節後黃瓜盛瓜期植株生長旺盛,更應加強水肥和病蟲害管理,同時兼顧苦瓜管理,不能偏廢,苦瓜的做法要在長至半米時將其及時吊起並控制在黃瓜龍頭下30-50釐米,要將苦瓜龍頭下彎以抑制其頂端優勢,吊蔓不能碰斷頭。春節後苦瓜生長量增大,如果過早提起苦瓜,勢必會影響黃瓜的長勢,嚴重降低經濟效益,因此管理上應該是黃瓜、苦瓜的做法並重。黃瓜生長後期拔園前苦瓜生長加快,黃瓜在苦瓜架下生長,上方有苦瓜曼葉遮蔽,見光少,製造的光合物質少,不能滿足黃瓜生長,需要多留葉,少留瓜, 一定不要貪多,影響瓜的品相。苦瓜的做法則以控制其旺長為重點,並應及時疏除苦瓜主蔓1米以下的側蔓,既能保持其主蔓的生長勢,又能減少營養消耗,結出長相好的商品瓜。
四、注意防病。
黃瓜的主要病害有霜黴病、炭疽病、疫病,苦瓜的病害有斑點病、炭疽病。除按平常方法加強管理外,進入黃瓜生長後期黃瓜在苦瓜架下生長時,因見光少,透風差,環境不良,尤其要增加噴藥防病的次數,防治用霜黴病和疫病用52%百菌清煙劑,每畝每次250克熏煙,或用64%殺毒礬400倍液噴霧;炭疽病用80%炭疽福美800倍液噴霧。注意噴藥時一定要細緻,噴細噴勻,以免病害在此期內發生,影響黃瓜生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094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