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疙瘩,人人愛 ~~~

貝果風格| 2017-08-20| 檢舉

蘇州市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作品《碧螺春色》

榆樹又名春榆、白榆等,素有「榆木疙瘩」之稱,為榆科落葉喬木,樹形優美,姿態瀟灑,樹皮斑駁,枝葉細密,是中國盆景的傳統樹種,也是最理想的樹種之一,深受大江南北盆友的喜愛。

曾華均作品《坐看雲起時》(73×65cm)

施晉仙作品《友石仙蹤》(75×120cm) 

郭培作品

榆樹有大葉、中葉和小葉三種,其中大葉的因為葉片大而薄,葉色也不及中葉的和小葉的好,所以不為盆景創作者歡迎,已被淘汰。中葉的生長速度比小葉(即榔榆)的快,小葉的觀賞價值比中葉的高,所以兩者都能並存,為需要者選用。

鄭永泰新作《山林野趣》

曾華均作品《爭得一片天》(105×110cm) 

王念奈作品《太姥牧歌》(70X110cm)  

榆樹是陽性樹種,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擇土壤,適應性很強,在庭院中孤植、叢植,或與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適,也是製作盆景的優良樹種。

金建國作品《醉玉頹山》(75×130cm)

莊偉生作品《綠野仙蹤》(130×90cm)

黃志清作品《榆林春色》(68×116cm)

榆木疙瘩受人追捧的原因,盆景君認為有如下幾點:

(1)生長速度快,適宜修剪造型。

(2)愈傷性好,可塑性大,較大的傷口也能癒合。

(3)枝條柔軟,利於蟠紮造型。

(4)葉片小,葉形美,葉色靚麗。

(5)根部發達,尤其適宜附石盆景的製作。

(6)萌芽率高,全身遍布潛伏芽。

對於榆樹而言,即使樁材有缺陷,也能創出佳作。

謝榮耀作品《樹石無言駒獨鳴》

史佩元作品《林木深深》(樹高70cm)

蔣智勇作品《古榆攬勝》(榔榆)

徐立新作品《綠蔭情思》

平曉紅作品《染盡春秋》(65×85cm)

資國寺盆景園作品《空山唱晚》(70×120cm)

資國寺盆景園作品《蓮峰春晚》(70x120cm)

朱乃守作品《獨木成林》(60×110cm)

葉金鑾作品《丹崖展姿》(樹高75cm)

朱乃守作品《石樹緣》(80x120cm)  

李平作品《危岩飛渡》(84×110cm) 

樓學文作品 

左巨集發作品《風姿卓韻》(樹高136cm)

鄭永泰作品《共用自然》(盆長120cm)

鄭永泰作品《老榆探海化蓬萊》(盆長170cm)

鄭永泰作品《路漫漫》(榆樹、花崗岩石,盆長80cm)

陳文圖作品《千重翠》(108×110×85cm)

鄭秋波作品《入雲龍》(榔榆)

王瓊培作品《眺望》(榆樹、英德石)

王恆亮作品《夢筆生輝》

 

 

 

攝影丨鄭永泰 王念奈 羅曉東 劉少紅 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082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