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走勢圖,大師級別的盆景都是這樣做出來的(二)樹幹節奏變化

貝果風格| 2017-08-16| 檢舉

盆景藝術中多以樹為主體(也有以石為主體),而樹相之中又以樹幹為主體,所以樹幹的節奏感變化影響整體盆景的藝術構思至關重要,大多情況下意境神韻由此而生。樹幹為主體的節奏變化主要有:

1、單幹樹氣節奏感變化:單幹樹氣又謂稱獨頭獨幹樹相,是嶺南盆景藝術最為豐富多彩的節奏變化。變化的內容因人而異,因樹而異,因材而異,因時代不同而異,有著廣闊的自由發揮空間,要舉實例頗多,選三例進行闡述。

例一:表現「力度」為主的懸崖盆景。這是一盆懸崖型式的山松盆景,樹種較特殊,自古以來稱頌 「松樹的風格」,人們以各種形式讚頌。在嶺南盆景藝術造型中,表現「力度」為主的節奏變化,其「力度」含義:一為有形的表現,如「勁松」等感性認識;二為無形的深層次體會,如「松風」、「松格」等理性認識。「有形」與「無形」,通過感性向理性的轉化,這就是常說的意境神韻誘導。三例都是山松,有上述共性(見圖照1及分析圖)。

圖照1

圖照1分析圖

山松,是懸崖型式中的代表,依靠樹幹節奏的變化,塑造形態各異的與自然環境作鬥爭的歷史遺韻,它的生存鬥爭過程從樹幹強有力的節奏感體現出來。失去抗爭就失去節奏感,就被地心吸力征服,節奏的變化始終是由自然環境,地心吸力,求生慾望所決定。懸下跌宕過程沒有固定模式,只有節奏感的表現力,在盆景藝術中紮根深,體會也深。

例二、表現高飄樹幹的動感節奏。山越高風越大,這是自然現象。山松就在這種自然環境下頑強生長,挺立高昂的樹幹往往留下獨特的搏擊遺韻(見圖照2及分析圖)

圖照2

圖照2分析圖

山松表現奮發向上,艱苦奮鬥,求生上進的節奏感變化很多,本例樹幹曲折向上,軀幹全無枝托,頂部折斷倒下再生部份枝托為特點的造型。構圖簡煉,風壓強勁飄逸,形象迫真。突出表現瞬猛有力的樹幹節奏,由此誘導出抗風斗雨,逆流挺進,勇往直前,激勵人生的良好榜樣。

例三、利用樹幹強勁有力的,橫斜飄逸造勢的節奏變化。樹幹橫斜造勢難度較大,所表現的「力度」也大,無需枝托太多的襯托,看點集中在樹幹的節奏上(見圖照3及分析圖)。

圖照3

圖照3分析圖

2、多幹樹氣節奏感的變化:多幹包括雙幹、三幹及林型。其單幹的變化莫測只說明局部(在音樂中稱音節的變化),大局的節奏感要從多幹的整體結構才能看出其意義所在。實例也多,選三例進行闡述。

例一、表現親情節奏感的變化:雙幹的意境神韻表達方式很多,有所謂「夫妻樹」、「子母樹」、「情侶樹」、「生死樹」等造型中的意境神韻表達,但這些都是以樹幹的不同節奏感變化來實現,如若沒有節奏變化就平淡無味,就談不上藝術感了(見圖照4及分析圖)。

圖照4

圖照4分析圖

構圖中兩樹幹高低、大小、粗細、紐曲、彎折、迴旋不同,形成豐富的節奏感,由此帶來上述抽象而深淵的意境神韻。如命題中「雙龍戲水」的動感節奏場面,可見一斑。

例二、利用多幹表現某特定情景的節奏感變化。多幹構圖,首先明確主體情景的主題。情景的表達,依靠多幹的節奏變化莫測來表達。表達「景」較容易,表達「情」較困難,「有形」與「無形」的製作的理念,能體現出製作者的藝術修養,盡顯技巧(見圖照5及分析圖)。

圖照5

圖照5分析圖

此例用多幹的節奏來表達情景場面。主題明確,虛構的場面活躍,細膩。每條樹幹無論大小高低都有明確的節奏區分。獨特的嶺南盆景藝術截幹蓄枝手法製作出來的樹上樹(樹中有樹)的節奏感結構。抽象的情景表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例「歡聲笑語」的表達,到位,恰如其分。

例三、利用多幹表達自然氣息的節奏變化。這是一個獨特的高水準的多幹構圖,表達大自然景觀為主體,有別於情景表達,大自然景觀多姿多彩,森林造景看似平凡,必不可少。平凡的林景能以如此高超獨特的藝術手法,使觀賞者耳目一新(見圖照6及分析圖)。

圖照6

圖照6分拆圖

獨木不成林(它是一頭多幹),茂密森林沒有路變為原始,如何表達呢?確費心思。製作者不用「分組」、「留路」的常規手法,始終保持「茂密」、「原生態」的理念,在此基礎上下功夫,值得提倡。

下一篇我們將談談盆景走勢圖,大師級別的盆景都是這樣做出來的(三)樹冠為主體的節奏變化

 分享乾貨教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044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