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木盆景|赤松盆景下山樁整型,舍利設計製作全過程

貝果風格| 2017-08-12| 檢舉

赤松是2015年初夏的下山樁,比較大,寬度超過130cm,同樣的下山樁有好幾棵。作者便開始考慮新的思路,最後思路的注意力被放在舍利乾的設計者製作上。

準備暴力對待的樹枝正面

將被進行暴力手術的枝幹大約10cm長,位於樹幹的後側。

被截短的大枝後視圖。

最常用的舍利骨製作方式是手撕,順著外皮和木質部的紋理手工撕裂,這樣製作的舍利骨紋理自然,而且成型快速。但是對於這個截枝手撕就無能為力了,手撕產生的效果會如魚叉一般,極其不自然。

所以這次必須另闢蹊徑,採用其它的方法,創造出一個如同自然腐爛的樹洞效果。

首先挖空截枝。注:在盆面墊上毛巾,防止雕刻的木屑落入土壤,造成土壤堵塞,影響透氣和排水。

手工剝樹皮。

繼續掏空截枝內部。實現這個效果的方法挺多,作者最喜歡的是用麻花鑽,鑽啊鑽,簡單粗暴直接,效率奇高。當截枝內部基本被掏空後,開始手撕樹皮和木質部分。

剝樹皮時用鉗子夾著往下卷著撕裂,紋理會更順暢。在撕裂需要截止的地方用快刀劃斷樹皮,這樣能讓樹皮儘可能少的流汁。

部分剝皮樹幹的效果。

現在可以看到,樹皮全部按要求撕裂到位,剩下部位的水線依然暢通。 在樹皮截口塗抹凡士林。凡士林是迄今為止防止松樹流汁的最好藥物。凡士林一般藥店就有售。

雕刻舍利骨細節。

繼續小心擴大空洞內部,雕刻打磨截口面。通常最快捷的方式還是小尺寸的麻花鑽和小的銑刀。

雕刻完成後正面效果。

進一步細磨樹洞,以自然腐朽效果為最終效果,讓樹洞洞壁儘可能的變薄,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腐朽也會加速樹洞效果的逼真。

另外用小型燃氣噴槍燒灼樹洞洞壁內外,將暴力手術殘留的毛刺清理乾淨。

舍利骨初步完成後正面效果

舍利骨存在後,打破三根主枝平行的構圖局面,形成對比,讓視覺上產生美感和動感。

燒灼完成後,後視圖效果。

對樹洞也做不規則處理,將其中一側樹洞洞壁直接破壞,形成不規則截面。

樹洞正視圖效果

當從樹洞頂部正視,可以很清楚看到不規則的洞口截面。樹洞口極其纖薄,精細。

為了更自然的效果,在正面可以看到樹洞上部鑿孔,碳化,與樹洞頂端的枯枝呼應。

樹洞鑿孔後正面看效果

舍利骨樹洞完成後遠觀效果

一周後,給舍利骨樹洞塗刷石硫合劑,防腐除菌,加速老舊效果。用鋼刷沿木質部紋路輕刷,加深樹紋紋理。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讓舍利骨接受風霜雨露自然的洗禮,讓人工的暴力成果變成自然的歷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6004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