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黃楊矮 可堪歲月深

貝果風格| 2017-08-11| 檢舉

張志剛作品《玉樹臨風》(瓜子黃楊,樹高60cm)

古代文人雅士常以草木之性情喻人之品格,以草木之榮枯喻人之成敗。如周敦頤稱「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為「花中君子」,李漁則稱守困厄而無怨的黃楊木為「木中君子」。

鄭永泰作品(黃楊,飄長115cm)

培植21年 

梁悅美作品(樹高84cm) 

黃楊,俗稱千年矮,常綠灌木和小喬木,葉對生,橢圓形或雀舌形,革質,有光澤。春日枝葉腋間簇生淡黃色小花,單性,雌雄同株,木質堅硬細緻,皮黃褐色,有縱裂嶙峋紋,生長極慢。由於樹姿優美、根古蟠虯,黃楊自古就是優良的盆景樹種。

周寬祥作品《祥和》(153×118cm) 

周寬祥作品《春漫雲嶺》

藍顏泉作品《雲海游龍》(飄長115cm)

黃楊多生於山澗,性喜陰,喜濕潤,栽種宜用沙質土壤,盆土宜微偏濕,但也不宜積水。忌在陽光下暴曬。 

張建榮作品《唐風漢韻》(97×116×80cm)

夏惠瓊作品《南岸遠眺》(80×120cm) 

黃楊對肥料的要求不嚴,一般在春、秋季各施1至2次腐熟的餅肥水即可。

劉騰雲作品《大展鴻圖》(95×180cm)

 

[法] Francois Gau作品

黃楊萌發較快,宜經常進行修剪。一般每次發新梢後,將先端1—2節剪去,防止徒長,以保持樹形的美觀。黃楊結果後,宜及時摘除,以免消耗養分,影響長勢。

姜軍利、朱前貴作品《祥雲飛瀑》(40×100cm)

 

王炘作品《春色常駐》(63×68cm)

每隔2至3年進行一次換土,時間宜在春季發芽前或秋季。換土時宜去除部分舊根,並去掉一半舊土。 

黃山鮑家花園藏品 《回歸》(150cm×80cm)

宋有斌作品《烏蒙雙驕》(156×110cm)

鄒文輝作品

黃楊宜置於半陰處,夏季尤須注意庇蔭。

王俞又作品

陳希作品(高山黃楊,樹高70cm,幹徑16cm)

黃楊的病蟲害較少,主要有介殼蟲,能引起煤汙病及落葉現象。平時最好經常在葉面上噴水,沖洗灰塵,使之生長良好。

許萬明作品《大地情懷》(樹高75cm)

周寬祥作品《古木天成》

宋有斌作品《山林秀色》(70×90cm)

馬文喜作品

莊松江作品《春滿江南》(90×120cm)

黃時軍作品《老態龍種》(95×108cm)

陳昌作品《濃蔭》(樹高70cm)

陳昌作品《大地恩情》(盆長200cm)

陳昌作品《大地情深》(樹高130cm)

劉騰雲作品《翡翠》(90×120cm)

高祥、簡系華作品《溪畔》(100×140cm)

陳標臣作品《古渡濃蔭》(90×100cm)

陳標臣作品《拜月》(95×100cm)

杜曉波作品《追雲疊影》(70×50cm)

黃澤明作品

簡系華作品(樹高80cm)

簡系華作品(樹高70cm)

袁蔥作品

胡樂國作品(雀舌黃楊,樹高45cm)

曹玉恆作品《天驕》

尤文輝作品

周陳兵作品

陳習之作品《錦衣玉食》

錦熟黃楊

賀淦蓀遺作《驕楊頌》(珍珠黃楊,50cm×100cm) 

賀淦蓀遺作《萬壽無疆》

(黃楊、龜紋石,180cm×100cm)

韓琦作品《海島漁話》

(九龍璧、真柏、黃楊) 

韓琦作品《神峰競秀》

(木化碳石、真柏、黃楊、虎刺,盆長170cm)

馮連生作品《水路彎彎》(黃楊、對節白蠟、幽蘭石) 

鄭緒芒作品《回歸》(黃楊、龜紋石,盆長150cm)

林偉棧作品《公孫樂》(樹高115cm)

韓學年藏品《天人工物》

目前中國盆景界知名度最高的黃楊

幹徑達33cm、高 270cm、橫展幅280cm

 

攝影丨羅曉東 陳昆言 袁愛均 劉少紅 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5991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