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是一隻米蟲耶!」這是許多人最常說出「米蟲」這兩個字的用法,但是你真的知道米蟲是什麼嗎?今天不聊「社會上的米蟲」,今天要聊的是真真實實躲在米裡面的米蟲!
米蟲的本名叫做「米象」,屬於象鼻蟲科,分布於世界的積穀倉庫,為糙米或白米間最常見的積穀害蟲。
牠們通常黑黑小小的,平時就躲在米裡頭鑽來鑽去,且不易處理掉。
在最初期,大家的說法都是說米像是在稻穀結穗還未收成時,雌米象就將卵產在稻穗中,而且他們會將米粒咬出一個洞,將卵產進去,再以分泌物將洞口封住,而這些卵在碾米的過程中,就不會被破壞!
而等到週遭環境越來越適合之後,米蟲的幼蟲就會開始孵化、結蛹、羽化,最後破米粒而出就變成了污染米缸的米蟲!
吃了三十幾大米,終於知道米蟲竟是這麼從大米里鑽出來的
吃了三十幾年大米,終於知道米蟲竟是這麼從大米里鑽出來的
米蟲指大米里的蛀蟲,學名為米象,又稱象鼻蟲。常在穀物中被發現,因為繁殖速度快,為穀物中主要的害蟲之一。
後被引申為一天無所事事,在家只知道依靠父母的人,以及在工作中不努力,朝九晚五混日子,濫竽充數沒有價值的人。
而要如何驅逐米蟲呢?
答案就是溫度,米象在溫度13度以下時,幾乎不會動,也不太會產卵,還有濕度低也會減少米蟲的產卵數。
其實就算出現米蟲,那些米還是可以吃,或是只要用低溫殺菌就可以杜絕這些害蟲們,不過在這邊還是呼籲出現米蟲的話,就代表米的狀態已經沒那麼好了,除了趕緊吃掉之外,也盡量將米冰進冰箱維持低溫,以免米蟲孳生!
覺得實用的話就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