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盛材作品《雄風飄逸》
撰文丨彭盛材 攝影丨劉少紅
兩廣人慣將馬尾松稱作山松。山松皮鱗豐厚,枝幹蒼勁有力,象徵著不屈不撓的精神;針葉油光閃閃,四季常青,寓意龍馬精神、健康長壽,因而歷來倍受兩廣人士喜愛。
我喜歡盆景,對山松盆景尤其情有獨鐘。然而在自然界中適宜製作盆景的山松實在太少,好樁材在市場上很少見。許多人認為山松盆景栽種成活率很低,因而望而卻步。事實上,只要掌握了山松的習性,栽種並不是太大的困難,甚至也有行家說:栽種山松容易過種菜!
彭盛材作品《英姿煥發》
成活了的山松樹坯,往往存在各種缺陷或不足。有的根爪雖然不錯,可又高又直,枝托太少,頂部才有一點葉子;枝條也懶洋洋,也是直到尾部才有針葉。要把這類樁材培養成檔次高一點的盆景確實存在不少困難。其實長、直的樁材,可以彎曲縮龍成寸造型;缺少枝托的,則可以通過嫁接補枝來改造。
山松嫁接補枝,多數人是使用靠接方法,少數人用串枝方法。兩種方法所使用的「枝」,一般已木質化或將要木質化,往往還是枝上有分枝,長滿了針葉。用串枝法嫁接時就要把枝條前段的分枝及針葉剪除。剪除的東西多了,對枝條傷害就大,影響嫁接枝的成活,而且操作起來也麻煩。
彭盛材作品《南國雄風》
我摸索使用「松筆」(廣東許多人習慣把山松枝頭新發的尚未木質化的嫩頭稱作「松筆」)嫁接法(以下稱「串筆嫁接」),操作方便,對枝條又無傷害,成功率極高,這應該是山松「多快好省」的一種嫁接法。要山松哪裡生枝,就可以通過此法嫁接在哪裡——可謂是,讓山松隨心所欲地生枝並非神話!
串筆嫁接前的準備
一
選擇接穗枝並拉近嫁接點
接穗可以是自身的也可以是其他樹的。當決定了要它在哪兒生枝,即選定了嫁接點。首先,在嫁接點附近找接穗枝(生長接穗松筆的枝條),並將其拉近嫁接點。這個工作要提前做好,因為有的枝條較硬或離嫁接點較遠,要它靠近嫁接點要有一個過程。如果本樹沒有適合的枝條,就找其他山松代之,這可以是盆樹,也可以是小樹苗。
彭盛材作品《唯有虞美》
二 選擇接穗
當接穗枝及其分枝長出松筆且較長時,就要具體選擇哪支松筆作接穗。一般來說,肥壯的松筆作接穗最好。往往是中心枝條的松筆較肥壯,同時要將其調整好角度備用。
三 工具
電鑽、薄膜條和粘膠紙。
穿筆嫁接的時間
只要是松筆生長時間,就可以進行松筆嫁接。因為地域差異,松筆生長時間有所不同。一般來說,3月份松筆生長較為旺盛,是進行松筆嫁接的好時段。
穿筆嫁接的操作
一 鑽嘴的選擇與鑽孔
鑽嘴的選擇。這裏強調不能使用鑽金屬用的鑽嘴,因為它的坑槽極易塞滿木糠,鑽嘴會打滑空轉,既鑽不下去又會把樹木灼傷,只能使用鑽木用的鑽嘴。鑽嘴的大小應該與松筆的大小相適應,不能小於松筆,可略大於松筆,鑽好的孔以松筆僅僅能穿過為宜。裝好鑽嘴,按照日後出枝方向下鑽(若鑽出的孔偏小,換大一點規格鑽嘴又太大,可用原來鑽嘴重複一下便可)。為防止鑽嘴打滑傷害樹皮,可用小的鑽嘴先鑽一點基礎。鑽孔通過不通過木心都可以,但是通過木心操作起來會更穩妥。
彭盛材作品《傲雪淩霜》
二 穿「松筆」
穿松筆前,先清除鑽孔內的木糠,因木糠對接穗生長不利。由於松筆又嫩又脆,很容易折斷,故操作時要小心。一手拿松筆,一手抓枝條,兩手配合,同時將松筆送到孔口,慢慢穿出鑽孔。松筆伸出孔口的長度,雖不會影響生長,但相對來說,長一點好一些,因它發枝後可以多一點選擇。如果松筆太軟或鑽孔緊了點,穿起來困難的話,可以用薄膜條把松筆前段象捲菸一樣捲起來,然後將薄膜長尾穿入鑽孔,把松筆拉出來。
彭盛材作品《松濤》
三 固定和封口
松筆伸出鑽孔合適長度後,就要把接穗枝固定好,防止風把接穗松筆吹斷。另外,要用粘膠紙或白臘把孔口的空隙封好,避免雨水或淋水進去影響松筆的生長,並防止蟲蟻進去傷害松筆。
穿筆嫁接的護理
(一)為使嫁接的松筆健康成長,須將其周邊環境處理好,多一點通風透氣和多一點陽光雨露。
(二)若鑽孔口是用粘膠紙封口的,要注意觀察當松筆長滿孔口後,粘膠紙就已完成歷史使命,應及時拆除,以免阻礙松筆生長。
(三)若是用小樹苗嫁接的,因為盆泥少容易缺水,所以要注意澆水,不要幹盆。
(四)若鑽孔處的皮鱗較厚,就要將其削薄,否則影響松筆生長;又或者松筆在出口處生成圖釘狀,影響美觀。
串筆嫁接的「戒奶」
山松串筆嫁接成功率很高,有時覺得嫁接的松筆比其他松筆還長得快。當嫁接的松筆出口段比入口段粗壯時,可以初步認為嫁接基本成功,就可以「戒奶」了,即把尾部剪斷。如果戒了奶的松筆可以生存,才真正預示串筆嫁接大功告成。這一過程一般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串筆嫁接
的幾點體會
(一)過去,對一些根部較好但是其幹又高又瘦、缺少枝托的山松樁材會覺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對做成精品盆景更缺乏信心。用串筆嫁接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只要根頭好,就會有前景,這將會有力地促進山松盆景的開發。
(二)松筆串接比松枝串接好,更比松枝靠接好:易操作,工作效率高,成活率也高。特別是與靠接比較,優點更為突出,癒合後不易脫落,不留什麼痕跡,像是自然生長的枝條一樣。
(三)不少盆友認為:用手工鑽孔好,電鑽速度快會灼傷樹木,嫁接難以成功,這觀點是錯誤的。作為接穗的松筆,其生長主要靠出口端的形成層,正因為電鑽速度快,通過出口處形成層的時間只是瞬間,根本沒有高溫現象的出現,不可能灼傷樹木。
彭盛材作品《天涯疏影》
(四)有盆友認為鑽孔大一點比小一點好,甚至有意識多留一點空間,以為這樣就不會出現「圖釘頭」現象,這也是一個誤區。應該是松筆與鑽孔越緊密越好,空隙越小,越容易癒合,成功率也就越高。
(五)「戒奶」不要操之過急。嫁接的松筆,儘管出口端比入口端肥大了,還是應讓其生長一段時間才戒奶。兩端反差越大成功率就越高。同時,要採取漸進式戒奶法,即戒奶時用一定時日逐漸把入口端分幾次削除,一步到位的剪斷,有時會欲速不達,前功盡棄。
(六)嫁接如果失敗了,待有松筆時可在原孔處重新再做。
(七)若想要鑽孔兩邊都生枝條,「戒奶」時在尾部預留長一點即可。為避免對生,下鑽時就把握好方向,高 低差就出來了,出口端、進口端都可生長出枝條來。
作者簡介
彭盛材,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順德容桂人。擅長山松盆景,被譽為「山松聖手」。現任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廣東省盆景協會名譽會長及專家組成員、容桂盆景協會副會長、廣西盆景藝術家協會總顧問、北海羅漢松產業協會名譽會長。
感謝彭盛材大師授權刊發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