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魏姚還在上大學,她的爸爸媽媽看好西雙版納的香蕉種植業,投入200多萬種植香蕉。那時候,西雙版納的香蕉種植業在外界看來簡直就像金礦,但不懂行情的人貿然進入會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問題。這一年,魏姚的父母一下子虧掉了200多萬。
魏姚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之一:毅然從大學輟學。一開始,她只想著幫爸媽一起種地。隨著對農業瞭解越來越多,她卻堅定了做農業的信心,把四川老家的房子賣了,把家裏所有的錢湊了近400萬全部投入,決定「死磕」上農業這一行。
魏姚雖然年紀小,但是腦子靈活,琢磨了很久——香蕉病蟲害多、價格波動大、儲存時間短,萬一碰上黃葉病幾乎就顆粒無收。經過多番考察,她最終決定種植從臺灣引進的紅心火龍果。她說,「火龍果一年開花十幾次,掛果率、抗病率都很優秀,種植風險和銷售風險就相對可控了」。為了儘快上手,剛開始魏姚基本每天都泡在果園裏,就住在臨時搭的棚房——四個板子搭成牆壁、一個板子蓋著當房頂,這樣的棚房一住就是好幾個月。
她創立了「彩虹園」火龍果的品牌,第一年賣果加賣苗,一百多畝地,四百多萬都收回了,還有一點盈餘。2014年,他們開始擴地,就選中了之前父母在西雙版納種植香蕉虧損的那片地周圍,想在哪兒跌倒就在哪兒爬起來!最後魏姚一口氣承包了附近三個寨子近700畝的地,簽了10年約,一心要把火龍果的規模化做起來。但規模化不僅僅是面積增大這麼簡單,技術管理、銷售管道等全部環節都面臨新的挑戰。
在種植技術上,她和家人一起鑽研,經歷過用藥錯誤導致苗大量枯黃的挫折,現在發展了一套良好的生態防控體系——在地裏養雞鴨,雞鴨吃火龍果害蟲,多的花果用來餵養小豬,豬糞用來漚肥再撒回到地裏,養成的雞鴨豬在當地更是暢銷。為了穩定銷售管道,魏姚花了大量時間到成都、北京、廣州的大批發市場調查,跟收購商溝通談判,最後解決了火龍果大量上市的銷路問題,保證了穩定的銷貨管道。
魏姚是90後,對網際網路也非常關注,穩定了大宗批發市場的管道後,她也開始琢磨起網路銷售管道了。她說自己也一直在觀察西雙版納做火龍果網上銷售的店鋪,取長補短,現在開始建立微商、網點的管道,為自己的火龍果找到了更豐富的銷售管道。到2016年,魏姚已經有近800畝的火龍果基地,年收入預計近千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56176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