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岡正信
最近,一個做農場的朋友跟我說準備去日本考察自然農法,來把他基地的土地按照這個方法去修復,但後來因為一趟行程花銷要1萬5,就作罷了。
說到日本的自然農法,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它起源於一個叫福岡正信的人,他寫了一本《一根稻草革命》,啟發了世界上許多人轉而做自然農業。
2008年8月16日,95歲的福岡去世了,但他的做法卻經久不衰,被認為是有機農業和永續農業的重要靈感之一。
他在年輕時離開農村,前往橫濱,開始微生物學家的職業生涯,在實驗室工作了幾年,他成為植物病害專家,並擔任農業海關檢查員。
25歲時,他又離開了工作崗位回到鄉村,測試自然農法的可行性。
有一天,他碰巧經過一個閒置多年的農場,在那裏,他看到健康的水稻幼苗在一堆雜草間發芽。於是,他不再春天播稻種,而是在秋天播種,直接將其播種到田野表面。
他不翻耕土壤掩埋雜草,而是學會用白三葉草和一片稻米和大麥秸稈的一片或多或少的永久地蓋來控制它們。一旦他作物,福岡就盡可能地干擾他的田地裏的植物和動物區。
天然、傳統和化學這三種方法產生了相當的收成,而化學方法的產量與所投入的堆肥和肥料的數量成正比。
但對土壤的影響明顯不同,多年來,由於福岡停止耕作,他的田地在生育力、結構和保水能力方面有所改善。
福岡在撒種子
他的農場由一個3畝稻田和12.5畝的柑橘園組成(這個資料不太確定),他採用了四條耕種原則:
不耕作或翻動土壤。土地可以通過植物的穿透根,蚯蚓、微生物等小動物的挖掘活動來鬆土;機器最多可以犁20釐米,而蚯蚓可以挖到7米,蚯蚓的排泄物還是最好的肥料。 不使用化肥或堆肥。植物和動物生活可以有序迴圈,可以維持土地的生育力;魚類胺基酸提供氮,蛋殼提供鈣,動物骨骼是磷酸的來源。 不使用殺蟲劑。讓植物生長多樣性,為害蟲捕食者提供棲息地;種植與害蟲相剋的植物等來控制害蟲。 不使用除草劑。會種植野草,如黑麥和三葉草覆蓋。草能防止土壤侵蝕,保持水分,傳播微生物,產生有機肥,改善土壤通風並抑制害蟲。
自然農法種植過程需要一定的實踐和摸索,在種植過程中很容易碰到一些問題,通過雲種養諮詢專家,即時能獲得解答。
舉一個例子,在他的農田中,從十月初開始在稻田之間播種三葉草,其次是冬天的穀物(黑麥和大麥)。11月初,播種稻種。然後,在稻田上撒下稻種。
每種種子不分區域自然種植,秸稈作為覆蓋物,三葉草有助於保持土壤的生育力,並且隔斷了雜草的進入。收穫時,除了稻穀,在田間生長的一切都會回歸自然。
除了農業,福岡還實行畜牧、養殖和養蜂,這些因素確保了農場的生活是自給自足的。
福岡的農場小屋
福岡成了傳奇,自然地,不僅來自日本不同地區,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崇拜者。參觀者被安置在農場的泥房,要同吃同勞動:
「福岡的農場沒有現代化的便利。飲用水來自天然的溪流,燒木柴來烹飪膳食,用蠟燭和煤油燈照明。山上有豐富的野菜和蔬菜,內陸海域附近溪流有魚類和貝類。日常工作有砍伐柴火、烹飪、準備熱水浴、照顧山羊、餵養雞和收集雞蛋,管理蜂巢,修理或修建新的泥屋,及製作大豆醬和大豆乳等。」
其他地區能不能運用這種自然農法呢?
福岡在他的書提到:「土地的地理和地形,土壤狀況、結構、質地和排水,以及地域性的昆蟲,使用種子的種類,栽培方法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這些因地而異。福岡自己的農場有些特別。春季氣候晴朗,土壤的質地是粘土,表層富含有機物,保留水分良好。如果我們試圖在一些乾燥地帶或者在降雨少的土地或沙土散播種子,這樣做的結果是災難性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5497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