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農民教您種營養美味的蘆筍

貝果風格| 2017-06-23| 檢舉

蘆筍適於在冬季冷涼、夏季溫暖的溫帶氣候條件下栽培的作物。國外農民總結了一些種蘆筍的方法可以借鑒。

1土壤要求

為了能適應透氣保水的雙重要求,以腐質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蘆筍最為理想。蘆筍對土壤的酸鹼度比較敏感,土壤的pH值(酸鹼度)以在5.8-6.7之間為最適宜。

2溫度

在休眠期間,其地下部分可忍受-38攝氏度的低溫,因此它的根在凍土層1.5米的寒凍情況下可安全越冬。蘆筍種子發芽的最適合溫度為25攝氏度-30攝氏度,在這樣的溫度變化內採收的嫩莖,大多肥大細嫩筍尖的鱗片包裹緊密、形態陽好、品質最優。

3選用優良品種

蘆筍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適應性強,品種較多。根據市場需求,選用適宜的品種,出筍粗壯、整齊,頂端不易散頭,商品率高,經濟效益好。值得一提的是蘆筍雌株因開花結實,消耗養分多,其嫩莖產量比雄株低,但雌株所產的筍粗而重。

4營養缽培育壯苗

採用營養缽育苗,有利於提高成苗率,培育壯苗,移栽時植傷輕,有利於壯苗早發,達到適期定植、早期豐產的目的。營養缽應提前一個月準備好,首先選擇肥力水準較高的疏鬆砂壤土作苗床。

5浸泡催芽

蘆筍種子外殼厚且有脂質,吸水較慢。首先用50%多菌靈300~500倍液浸種24小時,再放入25~30℃溫水中浸種2~3天,每天更換新水2~3次。浸種後用乾淨紗布包好,置於25~30℃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25℃左右溫水淋澆1~2次。當有15%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6春播

3~4月份播種,5~6月份定植,第二年春季開始采筍。麥前移栽的可於3月上中旬播種,麥後移栽的可於4月上中旬播種。播種前營養缽澆透水,每缽一粒,播後覆細土2釐米厚。然後撒施毒餌防地下害蟲。最後畦面平鋪地膜,畦上用弓棚蓋膜實行雙膜覆蓋,以保溫、保濕,促進發芽和幼苗生長。

6注意病害

蘆筍普遍會受到病菌污染,引發莖枯病,農民建議您處理這些病害的時候,或者種植其他蔬菜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在雲種養諮詢專家,雲種養是全球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裏面集合了幾十萬名的專家,提出的問題2分鐘內會得到回應,有利於種植出更健康的食物。

7採收

蘆筍種子在播種後兩三年內形成鱗莖盤。春季,從鱗莖盤上部抽出許多嫩莖,這就是通常食用的蘆筍。其壽命長,一般可達14年-18年。播種定植後,第二年即可採收。優良的蘆筍雜義一代種第二年即可採收鮮綠蘆筍150公斤-200公斤/畝。第三年、第四年鮮筍產量可達600公斤-1000公斤/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5436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