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樁盆景促老催古有方法

貝果風格| 2017-06-16| 檢舉

題名: 「絕壁臥虯龍」 

樹種:黑松 

規格:樹高90釐米

收藏者:朱永康

 

江國斌作品《傲骨欺風》(三角梅,75×118cm)

郭培作品《風起雲湧》(三角梅)

 

 

梁玉慶作品《依然》(側柏,高93cm)

魏積泉作品《飛龍在天》(印度榕,103×140cm)

【經驗交流】

樹樁盆景促老催古有方法

薦文|崔吉成

薦圖|成善平

一盆藝術性較高的樹樁盆景,往往需要幾年、幾十年時間才能創作出來,在較短時間內創作出形神皆佳的樁景,無疑是盆景愛好者和製作者的願望。實踐證明,通過人工促老催古的技術處理,可以達到在短時間內使樹樁盆景成形的目的。其技術措施是:

 

 

  

1、精心選材。每年冬季和早春時節,可到荒山瘠地、崖頭風口、懸崖峭壁等地選取適宜作盆景的植物材料。這些地方樹大多低矮畸形,容易形成幹低枝曲、姿態優美的奇特老樁,並易移植成活。

2、截枝養冠。它是樁景造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操作方法是:待樹枝幹的第一節培養到一定粗度時加以短剪,讓其生出斜枝或橫枝。修剪輕重根據樹木的生長特性決定。之後,依次培養出第二節、第三節等。通過不斷地修剪,使之達到樹樁造型的需要。

3、形態盤紮。用鐵絲等材料綁紮樹樁的枝幹,使之按要求的彎曲姿態生長,待其生長方向固定後,解除盤紮物。盤紮宜在生長季節進行,否則,易紮斷枝幹。

 

 

 

 

4、撬刻樹皮。在植物生長旺盛的季節,在樹幹的一定部位用尖刀插進樹皮下,順韌皮部輕輕撬動,使樹皮與木質部慢慢分開,這樣在樹幹上可形成瘤疤而具山野古幹之態。

 

  

5、挖幹造洞。在主要觀賞面上用刀鑿、木鑽鑽出一些小洞,挖後再填滿濕土,使小洞漸漸爛成大洞。這樣可形成千瘡百孔的自然奇觀。

 

6、撕幹攀折。樹樁上需要疏掉的幹或枝,不用剪刀剪截,而用手從其基部強行撕裂取下,或經攀折拿掉,從而使保留的樹幹上產生自然的劈疤,富有被風雷擊之趣。在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後,於疤處塗少許鹽酸,則樹樁更顯蒼白自然。另外,為使樹幹蒼古奇特,還可用刻刀在樹幹上刻條狀小溝,經一段時期的生長,樹幹上就能出現枯朽斑剝、自然暴皮的景觀。或採取劈幹、扭幹、剝幹等方法,使樹幹產生傷疤,其形態古拙,具有歷經滄桑之狀。

 

 

 

 

 

 

(本期圖文由盆友崔吉成、成善平推薦,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5369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