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
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據說金末元初著名學者元好問16歲赴試途中,來到太原,在汾河岸邊,遇到一位捕雁人,說他早上捕捉到兩隻大雁,殺掉其中一隻後,另一隻撞網逃脫而去,逃脫的大雁在死雁上空悲鳴哀叫,久久不願意離去,後來竟撞死在地面上徇了情。
聽完後,元好問唏噓不已,他懷著難言的感慨向捕雁人買下兩隻死雁,埋在汾河岸邊,並稱之為「雁丘」,並揮筆寫下了那首千古名詞《摸魚兒·雁丘詞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古人認為,情至極處,「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當然這只是一種精神層次的生與死,就如盆景中這些舍利白骨,雖死猶生,永遠守護在活著的那部分旁邊,與之精神永存!而活著的那部分則代替它看盡繁花似錦、雲卷雲舒。。。
編輯:博雅盆景/boyabonsai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52636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