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單幹五針松精彩組合過程介紹,虛實相映,清曠悠遠

貝果風格| 2017-06-01| 檢舉

材料:五針松。素材原高170cm,主樹直徑12cm,副樹直徑6cm;製作後高度120cm,合栽後寬140cm。

素材分析:松樹「經風雨而不凋,曆四時而常茂」,最能表現頑強的精神。挺拔昂立的樹幹表現剛強不阿的氣質美;斑駁的鱗片展現著年代美;堅硬的松針則透露出不折不撓的力量美。

然而,對於製作盆景,五針松最大的生長特性是主幹較單調,缺少彎曲變化,枝易輪生,很少有奇特的材料出現。相反的,我們創作者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材料的優劣,揚長避短,挖掘材料的內在魅力。「聲一無聽,物一無文」,讓原材料有發生變化、產生不同的個性以達到「和而不同」。能否創作出「老松」的味道?如何將平庸的原材料改變成虛實相映、清新悠遠的老松姿態呢?這就需要我們創作者深入自然、親近自然、領悟自然!

創作禁區:有些作者常常將不同樹種用同一種製作手法來製作盆景,這樣每一種樹種的姿態就成了一種模式,松要流暢剛勁、柏要虯曲肅穆,這樣每一樹種的「野味」就會自然流露,在遵循每一樹種的「性格」後,就可以按照我們的要求製作:注意主次,高低,輕重,前後,呼應等藝術處理手法,一枝一片,能否達意,都會影響組合樹的藝術效果,樹與樹,枝與枝能否配合好,能否配合主題,有親近力,突出主題,這需要有相對的實踐能力與較強的動手能力讓樹的主幹蒼勁,構圖自然,以達到毫無矯造而呈現野趣的藝術效果。

創作過程:圖1~2 是原材料的主樹與副樹的樹相。組合之前,雖然老態十足,卻無靈氣,畫面也不活躍,更無生動、清雅之感(主樹在整理之前,是一棵貌似聖誕樹之姿的五針松)。

組合後的各角度的效果圖(圖3~5)。在組合兩棵樹時應注意兩樹間是否總體協調,並且必須通過調枝來增強松樹老態,讓樹相能有畫面感。在遵循自然的同時要巧妙去舍,大膽去舍!合理布局,讓枝條來充分配合主副樹的格調要求。同時考慮兩樹間的前後、左右、疏密、高低、主次,俯仰……等藝術處理手法。

新組合經過半年養護後的情況( 圖6~8)及初次蟠紮後的效果圖( 圖9),總體效果不錯。但不足之處感覺高挺的松樹味不強,未能突出秀麗清雅,筆者認為問題可能在於主樹左下方第一枝,造成的了整個樹勢不強,有抑鬱之感,還請各位高手給予意見。圖10、11 為遮住主樹低一枝後的效果。

盆景是時間藝術,在放養一年後,作整形時果斷切除了主樹最左下第一枝,圖12~16 為整形後各角度的樹相。在確定樹勢穩定後,筆者終於做出了決定性的取捨!為作品的發展方向做好了定位,就開始完善枯枝的細節,整理作品層次,使其生動自然、疏落有致,為一派蔥郁的老松景象打好扎實的基礎。

創作後小結:圖17、18 筆者認定為最佳欣賞面,作品枝法自如,片細而不碎,兩樹情態各具,松樹清逸之氣頓現,變化豐富,虛實相映,清曠悠遠!

大小相樹,有大方有小,有小方有大,小可以變大,大可以化小!此理我們就似乎無須多論,若只有大,沒有小的相陪相襯,就沒有了對比;若只有小,更體現不了大樹的參天感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5218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