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掛菖蒲、懸艾草
五月五,過端午。龍抬頭,天酷暑。掛菖蒲,驅邪毒。吃棕子,纏五絲......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而掛菖蒲是端午節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尤其是江南一帶。這天,人們將菖蒲(或艾葉)掛於門戶,認為有驅邪作用。在安徽一些地方,也有掛蒜頭或石榴花的,掛菖蒲的已經越來越少。
菖蒲草
至於原因,因為菖蒲已經越來越少見了。菖蒲,多年生草木植物,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手觸摸之後香氣長時不散,因謂「隨手香」,自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備受推崇,被認為是可防疫驅邪的靈草。
菖蒲盆景
菖蒲不僅是可以辟邪的靈草,還是中國古代文人書房中佔有一席之地,與蘭、菊、水仙並稱為「花草四雅」,是古代文人文房清供之一,備受文人雅士喜愛。蘇軾、陸遊等,都是菖蒲的狂熱愛好者。
花草四雅——菖蒲盆景
直至今日,菖蒲仍然是文人雅士的摯愛。菖蒲長相清秀,人們將菖蒲做成盆景,搭配上奇石、青苔、木座等做成盆景,給人一種清新雅致的感覺。
菖蒲小巧玲瓏、濃綠、易成型,不僅能夠能夠怡養性情,在侍養菖蒲、為盆景換水,還能陶冶情操。
菖蒲小盆景
菖蒲品種眾多,最珍貴的、也是最常見的是金錢蒲和虎須等。菖蒲是製作高級盆景的良才,品相好的、芽苗多的,價格上完元並不鮮見。菖蒲屬於小眾觀賞植物,愛之者施之以金,棄之者視如敝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52151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