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就建一個杜鵑盆景園,只聞花香,不談悲喜~

貝果風格| 2017-05-26| 檢舉

好想有這麼一個杜鵑盆景園,每天面對各色的杜鵑花,與她們進行心靈的交流,內心被她豔麗燦爛的花朵所深深折服。漫步在花的海洋中,體味杜鵑悠久的文化。只聞花香,不談悲喜。

關於杜鵑,不得不提到杜鵑鳥,它們自古就有不解之緣,相傳杜鵑鳥由蜀國皇帝杜宇死後所變,為勸耕之鳥,並因此有了布穀

這個別稱。杜鵑的啼鳴聲,除「布穀」、「護穀」等想像外,古人還認為杜鵑口中流血,啼聲淒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又把它叫

做思歸、催歸。」

李白詩:

李白詩: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白居易也有

一叫一回腸一斷,

三春三月憶三巴。」

--《宣城見杜鵑花》

白居易也有

「九江三月杜鵑來,

一聲催得一枝開」

--《山石榴寄元九》,

「最惜杜鵑花爛漫,

春風吹盡不同攀。」

--《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

白居易深愛杜鵑花,是深深寄託了他自己的情趣和意志的。 因而也在在歷史上留下了千里移杜鵑的佳話。

《錦瑟》

唐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醉桃源/阮郎歸》

宋 趙師俠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水流紅紫各西東,綠肥春已空。閑戲蝶,懶遊蜂。破除花影重,問春何事不從容?憂愁風雨中!

《石鼓鋪》

宋 趙若槸

山前山後杜鵑花,莊上黃鸝識謝家。

《滇海曲》

明 楊慎

海濱龍市趁春佘,

江曲魚村弄晚霞。

孔雀行穿鸚鵡樹,

錦鶯飛啄杜鵑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5153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