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紫檀的相關知識你瞭解多少?

貝果風格| 2017-05-09| 檢舉

小葉紫檀

小葉紫檀,又被稱為檀香紫檀或者茜草葉紫檀。在印度,是特有的紫檀屬的植物。它們就生長在印度坦米爾納德邦及安德拉邦交界的古德伯及契托爾。小葉檀是紫檀中的精品,密度很大,棕眼較小,在幼樹時就已經生長的很快,即使是在退化土壤中生長,在3歲時就已經長到了5米高。長到8米時,樹幹的直徑就是50-150釐米之間。大多都產於熱帶、亞熱帶的原始森林,然而,以印度紫檀為最好的,然後其餘的各種檀木則被歸為草花梨木類中,又因為最大的紫檀木的直徑僅僅只為二十公分左右。所以紫檀木就及其的珍貴.

紫檀原木

在各種各樣的硬木中,其紫檀木的質地最為細密,木材的分量最重,但是木紋卻部明顯。如果想要鑒別紫檀木的有效方法,只需將紫檀木的木花放入白酒中,木花則將立即分解成粉紅色,並且與酒形成較粘的膠狀物,傾倒時則能連成線,則就是紫檀木。紫檀木的主要產地是在印度,而我國的雲南、兩廣等地也有生產。紫檀是豆科裏的一種,大約有五十種,大多都產於熱帶。紫檀的俗稱有兩種,分別稱為小葉檀,小葉檀很少會有大料,直徑大多都在20釐米之內,如果再大的話就會空心而無法使用。又因為小葉檀顏色比較色澤紫黑,有的還黝黑如漆,幾乎都看不出紋理,所以就不明顯。而大葉檀的顏色比較淺,所以打磨後就會有明顯的木線,即棕眼出現。

紫檀木

紫檀木

在明朝時,皇家很重視紫檀。又因為海上交通個鄭和下西洋,溝通了與各國之間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各國在於中國不斷的貿易的交往中,也就會有一些名貴的木材,其中就包括紫檀木,但是對於當時中國的龐大的統治來說,是遠遠滿足不了需要的。於是明朝的政府又派官員赴南洋去採辦。漸漸地,私商販運也就應運而生。然後到了明朝的末年,南洋各地很有優質的木材也幾乎全部都被砍伐殆盡。最為嚴重的是紫檀木,幾乎完全被砍伐光了。所以就到明朝的末期,在當時的世界所產的紫檀大多數都彙集於中國了。即使在清代所使用的紫檀木也全部都是為明朝時所開採的。並且,曾有史料記載,在清代是也曾派人去過南洋採集紫檀木,但是因為紫檀木的生長及其緩慢,不長到百年以上是不能成材的,在明代時就已經被砍伐殆盡,到了清代是還未複生。所以,在清代時大多數的紫檀木幾乎都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就無法使用。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世人所極為重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小葉紫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4993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