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樹都弱爆了,盆栽枸杞好看又好養,還能可以養生!

貝果風格| 2017-05-03| 檢舉

枸杞是落葉小灌木,樹性粗健,生命力極強,壽命長達百年之久。它不畏寒暑,不怕摧殘,雖喜陽還耐陰,且耐瘠薄和耐鹼,很容易栽培和管理。它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鹽鹼,喜幹熱,耐寒,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適宜家庭盆栽養殖。秋末冬初,是扡插枸杞的好時節。從每株中剪下枝條,切口不講究,枝條長10~15釐米,插入基質中有2個枝芽即可。苗床或盆土以酸性土壤為佳,插入後澆足水,不需遮蔭,半月後便可見插枝葉 芽,2月後長出細根。在春季萌發前,將枸杞的粗壯枝條切段扡插,也易成活,第二年即可開花結果。

枸杞喜光,略耐蔭,耐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薄,石縫中亦能生長;中性土、石灰性土、鹽鹼土均能適應。是鈣質土的指示植物,萌櫱性很強。

上盆過程

1、選盆:枸杞宜用稍深的釉陶盆,亦可用紫砂陶盆,形狀則因樹型而定,懸崖式則宜用千筒盆,一般曲幹式、提根式多用中深的長方形、圓形或橢圓形的盆。

2、用土:枸杞對土壤要求不嚴,宜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盆栽可用腐殖土或田園土摻沙土使用。

3、栽種:春季最為適宜,其他季節稍差。栽前可進行一次整形修剪,截口要平滑,並將過長的根截短。土壤摁實落,不可過硬或有空隙

4、栽後管理:上好盆的枸杞置於避風有散光處,經常噴水保濕,直至發芽後遞減。

(三)整姿技術

1、加工:枸杞的主要枝幹可以適當攀紮和修剪。大枝宜在冬季攀紮、修剪;小枝則可在夏秋季攀紮。新枝可以隨時用合適的鐵鉛銅等金屬絲進行攀紮。枸杞木質較脆,操作時注意用力柔和,不可過猛。

2、樹形:製作枸杞老樁盆景一般宜作成曲幹式或懸崖式,小枝則宜紮成下垂狀。提根造型可製成過橋式。還有其他象形式、提根式、多幹式、怪式等,唯大頭小尾和平直者最為無趣。總而言之因樹造型,因材施藝,反復摧敲,不可操之過急。

1、放置場所:枸杞宜放置於陽光充足的場所,如置於陰處,則不利開花結果。夏季避開直曬,冬季能耐寒,-10℃度以上可露天越冬。

2、澆水:平時澆水要見幹見濕,按照不幹不澆,澆則必透的原則。在開花結果期,要注意澆水適量,防止過幹或過濕。

3、施肥:要薄肥勤施,夏初與秋初結合摘葉,可各施一次稍濃的肥,以促其生出新葉及花蕾。萌芽前和結果後可適當施肥,使果實碩大,植株健壯。切勿施肥過濃和在花期施肥。

4、修剪:每年冬春進行大的修剪整形。平時隨時剪除病枝及密枝,保持一定的樹形。及時除去萌櫱。

5、翻盆:每隔1-2年進行一次,時間宜在初春。翻盆時,去掉半數舊土,換上疏鬆而富含腐殖質的培養土,可以少施底肥。剪去枯根及部分過長的老根。翻盆換土很重要。如多年不進行翻盆,盆土板結,排水不良,會嚴重影響樹勢。

觀賞

枸杞屬於古時盆景十八學士之一,又是中藥有名的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良品。枸杞樹樁盆景姿態清雅,枝條懸垂,花朵紫色,入秋紅果綴滿枝頭,觀賞效果甚佳。若在初夏進行一次摘葉,可使生出翠綠新葉,以利觀賞。初秋再摘葉一次,使花蕾與葉芽同時發出,這樣深秋時即可看到紅果與新葉相互掩映的觀賞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4933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