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植物活化石:金毛狗蕨
花木君
金毛狗蕨起源於侏羅紀,是原始森林中「輩分」最高的植物「活化石」,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屬國家級瀕危珍奇植物,為大型樹狀蚌殼蕨科金毛狗屬的陸生蕨,植株高1~3米,體形似樹蕨,根狀莖平臥、粗大,端部上翹,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黃色長茸毛,狀似伏地的金毛狗頭,故稱金毛狗蕨。
金狗毛蕨分布於亞洲熱帶及亞熱帶,生於海拔900m左右的山麓溝邊及林下。一般生於山麓溝邊和林下陰處酸性土上。在森林等地是一大簇的生長。廣泛分布於我國雲南、貴州、四川、南部、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浙江、江西及湖南西部。
金毛狗蕨株形高大,葉姿優美,堅挺有力,葉片革質有光澤,四季常青,頗有南國風光意境。在庭院中適於作林下配置或在林蔭處種植。它也可盆栽作為大型的室內觀賞蕨類。根狀莖粗大密被金黃毛柔軟的茸毛、光澤油潤、閃閃發亮、形如金狗頭、金猴頭,點綴珠眼栩栩如生,製作成盆景新奇別致十分高雅,能永久觀賞;其老莖短化培植成小型盆景,鳳尾新葉青翠動人,新冒出的嫩牙極象一條條如意綠棒,配上金光閃閃的狗頭(或叫猴頭)顯得生機盎然,新意高雅,賦予吉祥如意的象徵,觀賞價值極高,近年來成為喜慶佳節饋贈親友的時尚花卉。
醫學價值:金毛狗蕨植株上金黃色的茸毛,是良好的止血藥,中藥名為狗脊。傷口流血處,粘上茸毛,立刻就能止住流血。根狀莖還有補肝腎、強腰膝、除風濕、壯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經濟價值:金毛狗蕨富含澱粉,亦可食用和釀酒。
金狗毛蕨多生於山麓陰濕的山溝或林下蔭處的酸性土壤上。生長喜散射光,適宜生長溫度夜溫為10-15℃,晝溫21-26℃。北方可在溫室內種植,南方可種植在蔭棚內。空氣濕度宜保持在60%-80%,空氣乾燥會使葉片枯焦。它的栽培土壤以疏鬆、透水的酸性土壤較佳,一般用壤土、腐葉和河沙混合。在生長季節需要較大的空氣濕度,但冬天生長緩慢時要少澆水,過多水分會導致爛根。
盆土以酸性紅壤為佳,也可用腐葉土2份和粗砂1份混合配製。生長季節要掌握好適度的光照和水分,除早春和冬季外,其他時間均要避免烈日直射,以給予明亮散射光最為適宜。炎熱夏季要進行遮蔭。水分供給以保持土壤濕潤而又不積水為宜,高溫乾燥時,葉片易枯萎,可通過葉面噴水達到增濕降溫,尤其在生長旺盛時期,需要每天淋水1-2次。每月施有機液肥1~2次。入冬後要減少澆水量,保持土壤稻濕潤即可。晴天氣候乾燥時,中午還應向植株及周圍噴水。如室溫能保持在10℃以下,即可安全越冬。
盆栽金狗毛蕨時可施些基肥,在生長期可施些液肥。栽培過程中應將帶茸毛的根狀莖露出土面。分株苗上盆栽植不宜過深,應使帶毛的根狀莖露出士表面。盆土以酸性紅壤為佳,也可用腐葉土2份和粗砂1份混合配製。
金狗毛蕨生長季節要掌握好適度的光照和水分,除早春和冬季外,其他時間均要避免烈日直射,以給予明亮散射光最為適宜。炎熱夏季要進行遮蔭。水分供給以保持土壤濕潤而又不積水為宜,高溫乾燥時,葉片易枯萎,可通過葉面噴水達到增濕降溫,尤其在生長旺盛時期,需要每天淋水1-2次。每月施有機液肥1~2次。入冬後要減少澆水量,保持土壤稻濕潤即可。晴天氣候乾燥時,中午還應向植株及周圍噴水。如室溫能保持在10℃以下,即可安全越冬。
金毛狗蕨一般採取分株繁殖,宜早春進行,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盡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均帶有一定數量的不定根和葉片,切口處塗上草木灰,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分別栽入經過滅菌的腐殖土中,以利於成活,注意遮蔭、保溫、增濕,10~20天就可出芽放葉。
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於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後的3~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要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4887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