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枝是盆景人大量運用的方法

貝果風格| 2017-04-28| 檢舉

退枝是指將長度過長(可能是自然突長,也可能是我們為了培粗底枝拉縮比而刻意培養)的枝剪短,以增加樹的緊實感,在退枝的同時,原來強勢生長的枝突然被剪掉了,原先供應的養份會無所渲洩,因此會同時逼出更多的新芽,所以退枝後,樹的出芽也會比較密!

通常的方法是先看好要退短的位置附近是否有芽點,如果有,就不用太擔心,一刀下去即可(記得最好下剪處和芽點間留一小段距離,免得芽點受傷或連帶乾掉). 如果沒有,在不是對自己的樹性非常瞭解前,最好先退至有芽點的位置,待逼出新芽後,在一次一次往內退短,這樣比較保險!至於何處才是該退短的位置,在出芽沒有風險的前提下,可掌握兩個點;一是縮比,退到縮比最順的位置,二是樹的美感和設定的造型!以這兩個原則來決定該退至什麼位置,應該不會出錯!

當然在退枝時,樹勢非常重要,樹勢夠強,樹就會聽話,退到那兒,那兒就會有新芽沖出.樹勢差,沖不出芽不說,還可能會乾枝.此外要退枝最好是全體的該退的枝一起退,這樣樹勢才會平均,儘量避免沒事東退一枝,西退一枝的習慣,當然如果是有某一枝非常強勢的突長,不剪的話會徒長,那當然就可以針對這一單枝來剪定.(因為是"強勢"的突長枝,所以通常一定會出芽的)

初學者一定要按耐的住,不要動不動就想下剪,一定要達到設定的目標時(比如說縮比抽順了),才動手剪定,否則樹剪到最後,樹勢可能衰弱不說,內部枝路的結構可能會很亂. 因一直剪定,新芽會越多,久了會變成細枝一堆,但結構零亂,又沒有縮比,就會變成所謂"鍋蓋"樹或是"鋼盔"樹。

退枝一般是對雜木盆栽而言, 對松柏類的退枝要稍注意,千萬不能一刀下去,一定要有成熟健康的葉或芽才能退,否則會乾枝的!松柏類也要考慮退完枝後的各枝的均勢,算是有難度的樹種!同樣的,對出芽力差的樹,也要注意.

退枝最好的季節其實就是選樹生長最強勢的季節,基本上從清明一路到中秋應該都可以.(春分一般都是換土或長春芽的時節,對盆栽把握度不高的人,最好讓樹先強勢的長完春芽,從清明以後再退枝剪定比較保險)

退枝是玩盆栽的人一定會大量運用的方法,對從素材到成品前更是免不了!但對已成品的樹而言,退枝就較少碰到,除非是要改做,或是因樹種特性必須要替換枝,再不就是要將老枝再次活化,否則已成品的樹一般不需退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4885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