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幹不開刀,圖文詳解黃山松拿彎技術

貝果風格| 2017-04-11| 檢舉

改作前後

黃山松《龍騰虎躍》的創作紀實

文、攝丨陳迪寅

這盆黃山松是我5年前購買的,當時選擇此松的看點是根部,如同一條將要騰飛的巨龍,可上部冠幅大並很散亂,枝葉遠離主幹很不協調,為此進行了縮剪,並進行放養,直到2015年11月16日才著手製作。為了幹與根的協調,我決定大膽彎曲主幹,體驗一下黃山松的「頑強拼搏」精神,同時挑戰一下自己松樹的創作技能。

首先在不破幹不開刀的情況下,彎曲8-10釐米的主幹難度很大,因為破幹雖然製作風險小彎曲方便,但往往會產生錯位、樹幹膨腫而產生後遺症,並且樹幹蒼老的傷口癒合慢,本人則採用了用1噸拉力器彎曲,這項技術本人已經使用了很多年。拉彎前做好樹體保護措施,緩慢彎曲,拉到不能再拉時調換另一種拉力器,這時樹幹的硬度已經減輕,但隨之風險增大,則使用吊籃螺絲繼續調節,同樣拉到吊籃螺絲不能調節後又更換製作工具拉彎整枝器。在調換工具時先要固定已經拉彎的兩端後進行調換,否則一緊一松可能使皮層全部損傷,會導致樹幹枯萎,在彎曲過程中必須掌握好用力力度。這一步驟拉彎的目的是在樹幹不斷裂的情況下,拉伸主幹內的木質部和皮層的組織結構,為扭轉作準備。

第二步:是扭轉主幹,讓其主幹從下而上、從左到右進行扭曲旋轉180度,正好把原來的背面扭轉到正面。經過第一步的拉彎,木質層已經軟化,這一步只用一根長鐵管使勁一扳就很容易到位,但也只能慢慢用力。

第三步:經過扭曲後各枝條布局已經打亂,要根據主幹的扭曲度進行定位布局,力求協調、自然,枝條彎曲、順暢,因這是第一次製作,並有失枝的風險,因此這次布局時保留了每一個枝條。本人還對對稱枝、交叉枝、平衡枝等合理利用,讓其更有美感。這次枝條布局後為減輕樹體的傷害,暫停了小枝細紮。

初步定型後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精心養護,這松製作完成後本人發到了微信朋友圈,時隔半年有朋友問我此松的生長情況。從上述製作看,此松製作的風險很大,朋友們擔心也是必要的。製作是技巧,養護是關鍵。製作完成後進入寒冬季節,去年1月份是百年一遇的寒冷季節,氣溫在零下6-10度,為此進入暖棚靜養,這時主幹嚴重受傷,根部吸水功能減弱,適當控制水分。到春季萌芽季節關注萌芽情況,因為芽動了就有希望了,也證明整容手術基本成功了,否則如是遲遲不萌芽,等到樹體營養耗盡成活就難了,為此本人在芽動前補充樹體及葉面營養,讓其早日康復。

陳迪寅作品《龍騰虎躍》(黃山松)

經精心養護於2016年9月2日又進行了細紮,這盆黃山松歷經近十個月的初作基本完成,其樹勢如同騰飛的巨龍、越躍的猛虎,展示出了藝術的生機和活力,為之取名為「龍騰虎躍」。

潤園簡介

浙江寧波慈溪潤園是浙江省盆景藝術大師、寧波市風景園林學會花木盆景分會常務理事、慈溪市盆景協會副會長陳迪寅先生精心打造的一處集盆景收藏、創作、銷售與國內外園藝工具資材銷售、盆景售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私家盆景園。

園主陳迪寅先生擅長寧波地區盛產的五針松盆景改作,其大膽的立意往往為盆景改作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與提升,作品具有簡樸自然、清新飄逸、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多次獲得全國大獎。

轉載自博浩園藝微信公眾號

感謝陳迪寅先生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4719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