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時對於爬坡,搖車還是坐踩 哪個更有效?

Asen| 2016-12-20| 檢舉

在騎行時,如果路面開始激烈變陡,

你會選擇繼續安靜地坐著踩踏,

還是讓屁股離開坐墊,帥氣地搖起車來呢?

在車友的一般認識里,

會覺得搖車更具有攻擊性,也能更快地提速,

但是看到大表哥弗魯姆一次次用穩定的坐踩拉爆其他爬坡手時,

會不會懷疑坐踩才是終極武器呢?

研究人員對於這兩種姿勢在

爬坡中的效果做了分析,結果嘛,當然是各有各的好處。

這是誰都猜得出來的,但關鍵是認識到坐踩和搖車的優勢,

靈活最用效地運用不同姿勢。

畢竟你不是弗魯姆或者克里斯·霍納,只用一種姿勢就能爬完一座山。

要判斷一個騎行姿勢是否有效,主要根據兩個方面

氣動效果和是否有利於發力。

在我們普遍的概念里,爬坡時騎行速度並不快,

空氣動力學性能並不是關鍵,所以即使站立搖車會增大迎風面積,

應該也不會對速度有太大負面影響。

但是這個認知里有一個變量,就是坡度的大小,

因為它才是對速度影響最直接的因素。

如果你不需要猛烈加速或者坡度非常陡,讓你騎得非常艱難時,

坐騎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除非你只是想站起來舒緩一下背部壓力。

不過,如果面對的是一個讓人絕望的陡坡,

或者你要加速甩開競爭對手,

站立搖車就會給你提供更好的爆發力,並且不會過多地透支你的體能。

前面說的道理很簡單,

只要爬過幾座山的人都知道坐騎更穩,

搖車更有爆發力,緩坡坐騎,陡坡搖車,

但是這個陡和緩之間的界限究竟是如何的,

就需要用量化的科學實驗來明確了。

猶他州立大學的教授Jim Martin做了一個實驗,

發現在坡度為5%的爬坡中,

同樣以400瓦功率騎行,

坐騎的平均速度會較搖車會快上3.7%,

但是當坡度上升到15%,

或者騎行者輸出功率下降時,

這個差異就會變得可忽略不計了。

但是站騎還是有自己的優勢,這主要原因來自於肌肉發力的方便性。

法國弗朗什孔泰大學的一份研究表明,在爬坡中採用站騎姿勢可以靈活運動腿部、

臀部和腰部的多塊肌肉,所以騎行者站騎時也就能爆出更強的力量。

不過與清晰的風阻和功率相比,搖車的優勢就難以用數據表達,

但是無論是加速的效率,還是對身體肌肉群的放鬆,搖車還是很有意義。

在另一個研究中,

雖然搖車在低壓力騎行(心率、功率低)時的耗氧量會大幅高於坐踩,

但是當進入高強度的陡坡騎行時,

搖車和坐騎之間的耗氧量差距就會變得很微小,

所以搖車也並非很多車友認為的那樣,是「不經濟」的。

#

那麼,愛騎行的你們,又怎麼認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3790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