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抹茶飲品正夯,幾乎人人都會跟風購買一下各大手搖店的抹茶飲料,不過你知道市面上的抹茶產品,其實絕大多數都不是真正的抹茶,而是別的東西混充代替嗎?知道有關於抹茶飲料的真相後,下次購買時可能就得在多思考一下了啊!
作家王乾任指出,最近他聽到某連鎖飲料店的抹茶飲品熱賣的消息,本想買一杯嘗試,「知道我對台製抹茶商品有疑慮,同時也熟知真抹茶味道的朋友,奉勸我別嘗試,因為真的又是台製抹茶商品。」
不久後,他就聽說了這款抹茶飲料賣到缺貨,連另外一家大型食品商都推出「抹茶湯圓」的消息,然而,根據他多年在台灣嘗試抹茶食品的經驗,「只要該款商品沒有特別標榜自己的抹茶原自哪個日本的合作廠商,吃了之後,肯定是錯愕與不解勝過覺得好吃。非常多台灣廠商自製,標榜是抹茶口味的食品,使用的都是某一款食品材料行都有販售的『綠茶粉』。」
只要仔細尋找,就可以看到一些中文標示為「抹茶口味」的食品,原物料成分表上標註的卻是「綠茶粉」,還有外包裝上的英文口味是「綠茶」(Green Tea),並非抹茶的正式英文「Matcha」,「可見,這些台灣食品廠商並非不知道,而是故意使用『抹茶』作為商品名稱,藉此抬高售價或是拉抬銷售人氣。」
王乾任解釋道:「抹茶的原料雖然來自綠茶,但抹茶卻不是綠茶。抹茶是調和數種茶葉,調和出一個最妥切的味道之後,將綠茶茶葉研磨成粉末。綠茶則多半是單指一種茶葉或將茶葉研磨成粉。並非將茶葉研磨成粉就能稱之為抹茶粉,那只是綠茶粉。抹茶必須是調和數種綠茶之味道而製成之食材。」
也因為這樣調配的技術,「抹茶是唯獨日本人才做得出來的食品,因為辨認各種茶葉的味道,找出最佳比例,是日本人才能做到的細膩功夫。在日本,專門調製抹茶味道的師傅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是令人敬重的職人。」
他指出真的品質優秀的抹茶粉,小小一罐20公克就要價數千日圓,所以想以數十塊錢台幣買到真抹茶商品,是絕不可能的事情,「台灣當然不是沒有使用真抹茶粉製作的食品,那些重金購買高價原物料的廠商,一定都會將自己採買的抹茶粉廠商名稱標示出來,因為在日本,好的抹茶粉是非常貴重的,沒有便宜又好這回事。」
「那些不敢標示出自己所使用的抹茶之廠商名稱,乃至在外包裝的食品成分標示為綠茶粉的,都是假抹茶商品,奉勸吃過真抹茶的消費者切莫輕易嘗試。」王乾任說,「明明知道自己不是真的抹茶食品,卻仍然敢宣稱自己是真的抹茶食品,這難道不是一種黑心作為?」
他表示很多廠商只是認為商品名稱掛上抹茶比較好賣,所以把綠茶口味謊稱為抹茶,這種狀況就像許多台製產品喜歡加上日文字,偽裝成日本貨,來蒙騙消費者一樣,「對於吃過真抹茶,乃至生活在抹茶文化的日本人眼裡,台灣廠商這種造假欺瞞與劣質山寨行為,也許賺得了短期的財富,賠上的卻是長期的品牌信譽。」
由真抹茶粉的價位來看,市面上平價的抹茶商品絕大多數都不是「真抹茶」,而是商人借用抹茶名義來炒作的手法。雖然綠茶粉並不會有任何危害,但下次選購抹茶商品時,還是可以多多觀察一下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37511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