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貪小便宜一定會付出代價! 網友用3個例子馬上告訴你為何「免錢的最貴」!

趣味新聞| 2016-11-22| 檢舉

看到這篇文,感觸很深!

大家買東西通常都會斤斤計較,

因為我們都想要以最划算的價格買到最想要的東西。

現在越來越多號稱「免費」的東西出現,

著實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但...「免費」的真的會讓你賺到嗎?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賺到了,

殊不知其實背後我們付出的、賠得更多。

舉三個例子來說,

1.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小贈品

像是出去旅遊時,到飯店或民宿去住,通常都會有一些放在那邊準備要給房客使用的免費小物,

如口罩、盥洗用品、指甲剪、茶包等等。(或是廠商送的行事曆、面紙)

這些都是免費的東西,而且通常富有一定的實用性,

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不用白不用!就算旅行當下沒用到,也可以帶回去留著備用。

但恰好就是這樣不想浪費的心態,無形之中產生了更大的負擔。

向這些東西,仔細一看,包裝或商品實體上,都會印有很明顯的商標,

可以感受到明顯的行銷感。

但如果僅僅是如此,對人的影響也有限吧?!

錯!因為這些實用的免費小物,好用歸好用,

但是「東西多了,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整理,心理上壓力也會潛意識的增加。」

「為了處理這些『划算』的商品,反而增加生活上的身心成本。」

簡言之,我們為了這些實用小物額外付出程度不等的時間與心力,

仔細想想,積少成多,無形之中我們浪費了多少成本在這些東西上呢?

2.讓你先享受,而後決定是否要贊助支持的免費遊戲

有在玩遊戲的人,應該都知道遊戲大體上分成幾種類型

一是買斷付費型遊戲,你花一筆錢直接買下完整版遊戲

另一是月費型遊戲,免費下載遊戲程式,但真的要玩你需要先買月卡

第三種就是現在最夯的免費遊戲,免費下載免費玩,但有商城販賣需台幣才能購買的道具或能力加成。不花錢一樣可以玩,但花錢會讓遊戲更順利進行!

這種也就是我們要說的!

基本上讓你先跳坑,等你玩到上癮後,想要追上別人、超越別人,

那你就得再掏錢出來到商城買道具!

就是一種變相的行銷手法!

像是前幾年就開始夯的Candy Crush Saga 以及 line 的周邊遊戲如 Tsum Tsum 等都是如此,

這種「先享受,有需要再付款」的概念能讓有經濟考量的消費者嘗試體驗,

進而拉攏原先觀望的潛伏玩家。

恐怖的是,你以為你沒花什麼錢,

但當你開始跳坑後,

一次少少的小額花費,積少成多,最後可能比你購買買斷型付費遊戲還貴!

而且,有的還不是要你買道具,而是根本遊戲沒有先做完整,只做個1.2章節,

你想玩其他章節一定要另外花費購買,否則想要不花錢,你就無法體驗到全部的遊戲情節,

變相坑人坑很大!

最後,你會說還是有的免費遊戲連商城內購都沒有,那他們怎麼賺?真的這麼佛心?

才怪!不會真的有人免費花了一堆心力做遊戲給你又不求回報!

通常這類型的遊戲公司收入主要是「廣告」,

所以消費者無法避免地必須在遊戲過程中受到廣告圖片或是影片的干擾,

但這在付費遊戲中就幾乎沒有這種困擾了。

千萬不要想說免費遊戲為什麼還要搞個廣告來干擾玩家,

永遠要記得,這些遊戲公司或廠商不是吃素的。

3.號稱零團費的中資一條龍環島

大家有稍微看新聞就會知道,

今年七月國道發生了中國旅遊團火燒車的意外,多人喪命...

其實現在很多的中國旅遊團,常常號稱「零團費」,

除了基本的機+酒以外,其他旅途上的花費都不需要額外負擔,

雖然感覺很划算,但犧牲的就是品質。

通常這種號稱免費的旅行團,行程都會安排得很緊湊,

而且旅行社因為無法從團費中獲利,

所以多半跟團出遊,都會有遊覽車載著遊客前往一間間的特約商店,

用半強迫半推銷的方式一旅客購買,

然後旅行社再從店家手中拿取回扣。

但萬一客人不買,旅行社也沒轍,所以通常這種不穩定的利益還是無法彌補旅行社虧損,

就會再將現有成本東扣西減,

7月的火燒車事件就是把削減成本的點子動到車輛預算上所導致的不幸結局。

-------------

其實總結來說,

大家一定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東西如果會便宜或是完全免費,背後一定有其他部分的成本被壓低,

而且這些被壓低的成本可能間接反映在其他的消費環節與過程中。

而這些額外的隱憂與風險,不爆則矣,一爆往往毀天滅地,

為了省小錢,萬一一個不幸...很可能就需要花大錢打官司、消費龐大醫療費等等,

也難怪許多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要省小條的開大條的」(台語:不要只是省小錢,而花大錢)

也不是要大家不要去接受免費或低價的商品,

畢竟還是有真的跳樓拍賣出清的好東西存在,

只是多數來說都沒有這麼佛心。

重點是要接受之前,必定要先知道有這種「隱藏的前提」,

這些前提,也不是秘密,就只是背後圖利的廠商店家,不會特別立個標示告牌告訴你而已!

雖然你可能表面上看不到,但不代表風險與問題就不存在!

在使用這些東西、玩這些遊戲、出這些旅團等等之前,

我想...大家要先好好思考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接受這種消費型態。

不要明明自己笨,明明自己不能接受這些的風險與背後成本支出,

都使用了,還在那邊崩潰怪別人這樣不對、這樣做很缺德。

最簡單的道理都不好好聽進去,受害了還想怪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3495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