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去過西藏的朋友都會發現,在西藏的湖泊上,看不到捕魚的景象,也沒有見到過藏族人吃魚,而藏人不食魚的緣由大致有三:
其一,在佛教苦度眾生的理念下,魚成為了亡靈的「渡船」。事實上,魚本身並沒有多大的佛性來超度亡魂,再者,佛門認為由於魚的失音,無論疼痛還是恐懼,都無法使人知道,這使得魚成為了一種飽受苦難的生物。
其二,飲食習俗的產生是以遵循飲食結構的合理化為前提,在現實生活中,既然某條河裡的魚是以人的腐肉為食(水葬)而生,那麼,處於誤會概念也好,人倫情節也罷,都很少會有人再去將它們當做食物。
其三,青藏高原的地理氣候條件,使人們飲食趨向於乳製品和肉製品。既然沒有選擇食物的可能,人們以畜牧作為生存的基本保障。
然而佛家第一大戒為「殺戒」,藏民認為,一頭氂牛的肉至少可以維持一個月的生計,而一條魚的肉連一頓都無法飽食,這就會使更多的魚迅速成為盤中餐,也會讓人們造下更多的罪孽。
在飲食條件的限制和頻繁殺生的矛盾之間,人們以「儘量少殺生」的態度讓弱小的魚群獲得了生存的機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