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姑娘隱居山林,6萬元建出三百平米別墅,把日子過成了詩!

世界那麼大,有千萬種活法。

有人匆匆忙忙、溫吞如水地度過一生,也有人從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用眼耳鼻舌去細細感受美的事物,把簡單的小日子過成詩。

譬如這位90後姑娘——陳茹萍。

她在福建閩南詔安的小村鎮,用兩個月時間,造了一座300平方米的房子,過起鮮活的日子。

房屋前後全被植物密密麻麻地包圍,錯落有致,清新淡雅。

推開門,映入眼帘的是寬敞的玻璃房,清亮的落地窗,還有無處不文藝的手工藝品。

每一個角落都瀰漫著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與熱愛。

這樣的房子一定貴不可言吧?

但其實,茹萍只花費了6萬元,就打造了心中的夢幻家園。

時間稍微往前挪,那時茹萍還只是中央美院的大四生。

藝術生對美有著更靈敏的感覺,茹萍也不例外。她喜歡森林,喜歡植物,喜歡「潛伏」到深山裡尋覓植物的美。

為了拍到植物的照片,常常被蚊蟲咬得渾身是包,愛美的她,為了植物也常「奮不顧身」。

那時北京的天空是灰色的,大家追捧的作品也以黑白灰為基調,似乎生活都是黯淡無光的。我更喜歡美好、鮮活的東西。

但那時的她就和很多畢業生一樣,身無長物,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對未來一無所知。

直到有一天,有人問她最初的夢想是什麼。她想起對植物的迷戀,想起一切與植物有關的快樂。一個潛藏許久的想法悄悄萌芽,直至長成參天大樹。

她離開了北京,當人們都擠破腦袋往大城市奔跑時,她選擇後退到福建的小縣城。那裡山清水秀,是茹萍的故鄉,也是她夢想起航的地方。

她拿起籮筐,沒日沒夜地往深山裡跑,那裡有北京呼吸不到的新鮮空氣,有著在北京沒有的愉悅心境,更重要的是有著北京接觸不到的植物。

跑到深山裡採摘植物能讓她幸福感滿滿,她喜歡安靜地和身邊的花花草草待在一起。

此時,一個大膽的想法浮現在腦海中,既然喜歡,為何不留下來。

在森林裡建造一幢房子,在很多人眼裡簡直異想天開,但茹萍就真的那麼做了。

在親戚的幫助下,取得相關許可後,茹萍的夢幻家園動工了。

六個月的尋覓,

她找到一塊荒地,

清除了瘋長的野草;

自己繪圖紙,

排好布局,打好地基;

建造並不容易,

很多時候茹萍喜歡親力親為。

看著理想一步一步實現,就算再累,心裡也是歡喜的。

房屋出現了基本模樣,院子很大,足以承載茹萍種植物的夢想。

她就地取材,

用周邊的竹子做籬笆,

用碎石鋪滿地面。

房子用鋼板代替磚石。

花費一個多月的努力,房子已經初現輪廓,但茹萍並不滿足,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房子內部的設計上。

平時熱愛手工的她追求原始質樸的美。屋裡的設計,幾乎都是茹萍的DIY創意。

柔軟女生化身技能Max的女漢子。

用鑽機鑽出一個個小孔,原先單調無趣的牆,就成了一個多功能的裝飾牆。

兩個月的時間,六十多個日夜,從一片荒地到美如宮崎駿動畫的夢幻家園,茹萍的新居落成了。

現在,你一踏進茹萍的家,就會被滿眼的清新所深深吸引。

簡簡單單,清清爽爽,沒有多餘的累贅,一切都美得自然。

屋裡的一切家具全手工製作,取下枯木枝,纏上電線燈泡就是質樸實用的照明燈。

最大的特色是,無論里里外外,綠植都占據了各個角落。

一片綠意中,茹萍開闢了一處當做工作室,依然是綠色和白色的基調。處在這樣的環境里,心情都會特別晴朗吧。

細細觀察,工作室牆上都是繪有綠植的畫紙,陽光灑進來,明媚溫暖。

閒暇時,茹萍畫畫,主角自然是可愛的動物和植物。

不過最讓人艷羨的是她還有一間乾燥花房。不忍植物寂寞凋零,乾燥的花房可以讓它們以另一種形式存留下去。

乾花放進框中,有一種安逸的靜謐。我想,到了枯花那般年紀,我可能沒有力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那就蝸居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把生活過得像畫一樣。

這個視植物如命的女孩並不違心追求大城市的燈紅酒綠,只願在自己的小小天地里,圓自己小小的夢想。

「也許我上輩子就是來自森林吧!」

她喜歡植物的一切,所有的鮮花綠葉,在茹萍眼裡都是最可愛動人的存在。

和植物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內心會變得平靜,學會與植物對話,懂得欣賞它們生命中不同時段的美麗,也知道如何把它們變得更美。

她買來最常見的干玉米,細緻雕琢。

兩小時後就是別有風味的發簪和藝術品。

往山上轉一圈,拾掇有趣的乾果,和綠植一結合,就是美到哭的花環。

花點小心思,用生機盎然的綠植拼成鹿角,一幅畫瞬間生動起來。

把採集的鮮花小心地處理,做成永生花,再加點奇思妙想,又成了各種裝扮的妙物。

「與植物相處的感覺,分分鐘都可能被美哭。」

如今,茹萍除了做工藝品,最大的愛好就是在自己院子裡瞎忙活。

春天的康乃馨、盛夏的向日葵,還有常年繁盛的綠植……

對茹萍來說,對植物的喜歡不是緣於某刻的驚艷而一見鍾情,它更像是身體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存在著。

25歲,如花一樣的年紀。她選擇在初心中修煉自己。

但凡時間帶不走的,都是最本質的。這種最本質的東西,提醒我看待很多問題的時候,回歸最初的念想。

她要的很簡單,和植物在一起,與美相伴,快樂、知足、自律,一心不亂。

似乎越來越多的人內心渴望詩與遠方的田野,卻總是屈服於現實,邁不出那一步,慢慢地失去了對生活的那份熱情。

但其實,不管身在何地,都不應忘記當初令你激動的那份理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3163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