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大概是這樣背單字的吧,比如說:
好き すき 喜歡
乗ります のります 搭(車、公車)
あります 有、在
藍色的部分,可能是大家的關注焦點。
但如果你背單字時只在意中文的解釋,
很有可能「聽、說、讀、寫」都會出問題。
請容我仔細解說,只背中文將衍生出什麼問題。
-----------------------
閱讀方面可能的問題
如果你只背單字,
你在閱讀時很有可能只看得懂短文,
句子長一點的文章就會似懂非懂了。
我有幾個學生,每次問他們懂不懂,
都會回答我說:「懂了」,
但請他們真的翻出來,翻的東西又很四不像。
(之中不乏已經考過N1、N2的學生。)
問題出在哪裡?
答案是,太注重背中文意思的學生,
往往會忽略句子的結構,
這在短句時還不成問題,
到長句就很致命了。
我來舉言給大家看…

きっとタイトルだけで批判する人もいるだろう。
從單字的角度來翻,會是
「一定」「書名」「只」「批評」「人」「也」「有」,
不過由於這個句子比較短,
所以大家多少猜得到,它的意思是…
「一定也有人只憑書名就會出言批評。」
但長一點的句子,由於排列組合的可能性變很多,
這種從中文單字去猜意思的方法就會破功,
像是
社會人にも小者は大勢いて、仕事とは、日々小者どもが怒られないためにセコいことばかりしている。
「社會人」「也」「小人物」「工作」「所謂」「每天」「小人物們」「不被生氣」「為了」「斤斤計較的事情」「都在做」
嗯,這樣是不是很難翻?
如果大家懂得從結構來看日文,
上面的句子會變成
存在句:社會上也存在著很多小人物,
定義:所謂的工作
目的:為了不被責罵
行為:都在做斤斤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
看,懂得結構的人,是不是只要把四個元素組合在一起就好?
這樣勢必比上面11個元素好理解許多。
會變得開不了口(口說出問題)
聽人家講話時容易恍神(聽力出問題)
寫就更用說了,保證錯誤一堆(寫作也不行)
-------------------------
說和寫會遇到的問題
太注重背中文意思的學生,
往往會忽略單字的用法。
比方說,學生知道「搭」這個字是「のります」
也知道「車子」是「くるま」
但是講「搭車」的時候,
「くるま」+「のります」=?
↑ 依經驗,有50%的學生不會回答上面的這個。
同樣,「喜歡」是 「すき」,
日本的歌是「にほんのうた」,
那,我喜歡日本的歌,
「にほんのうた」 + 「すき」 = ?
那,我喜歡「聽」日本的歌呢?
「にほんのうた」 + 「ききます」 + 「すき」 = ?
或許有人會覺得,
我上面提出的問題很基本,
但這只是一個舉例而已。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你自己背起來的日文單字,
真的是每一個字都會用嗎?
還是有些字在腦海中裡只剩下中文,
導致你們只有聽到或看到的時候才會,
但在要說要寫的時候,
總是會熊熊的「撒攏嘸?」(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
聽會遇到的問題
聽力和閱讀一樣,
如果聽的時候不注重結構,
而是拿聽到的中文拼拼湊湊,
最後一定會迷失在一連串的單字之中。
有這種現象的人,
會遇到一個有趣(或者說是詭異)的情況,
就是在看節目或是聽mp3時,
你明明覺得它好像不難,
卻會覺得似懂非懂;
又或者在練習覆頌時,
自己講出來的話總會東缺一塊,西缺一角;
又或者在考檢定考的聽力時,
必須全神貫注地去聽,
然後聽完虛脫。
原因可能在於你沒有掌握結構,
而是試著單純以「單字+單字+單字…」來理解聽到的句子。
但科學上已經證實了,
人類短期內可以記憶的東西,
只有短短七個左右,
想記住一句話的所有單字,是不可能的。
(重申,除非你掌握到結構。)
------------
老是把精力花在背中文解釋上,
聽力還有一個麻煩的地方
轉瞬即逝,
考試的時候只要你心中浮現:「這個字是什麼意思?」的想法,
後面的一大串保證你聽不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