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知識 】戶外活動 護腳小知識

Asen| 2016-10-17| 檢舉

一、在出行前,一定要針對旅途在鞋子上有個良好準備

譬如先算好路途有多長,要知道走的會是什麼路:人行道、鵝卵石徑,還是偏僻山路?

掌握了這些資料,有助於選擇合適的鞋子。

一般來說,要選擇能夠支撐保護,並能很好地抵消掉震盪力的鞋子,



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選擇步行鞋必須比平時所穿鞋碼稍大一個號;

2. 鞋底要選擇比較結實和硬底的;

3. 如果是在路況不平坦的地方行走,

最好選用高幫鞋,可以保護腳踝,避免拉傷和崴著。

4. 鞋子一定要有襯墊,選擇的鞋墊不要太柔軟易損,

它必須只在腳趾的部位彎曲,而不會在腳跟處摺疊;



二、最好準備三雙鞋子

1. 步行鞋:針對不同旅途要求,儘可能選擇專業戶外鞋;

2. 稍輕便的用於腳部放鬆的運動鞋,可以不同路況在一天之內適當互相替換;

3. 拖鞋:

晚上洗浴以及放鬆腳部所用。因為不同的鞋子穿在腳上,

壓力總是不同的,這能減低腳部壓力、生水泡、腫脹,或腳部不適等症狀。

三、注意保持腳部衛生

外出旅遊最好帶上吸水力強,確保雙腳乾爽的襪子。

旅行中少不了步行,腳部容易發熱出汗,這容易導致細菌滋生,也容易被感染。

棉質襪子較能吸水,也容易揮發水分,多帶幾雙,最好每日更換。



四、防止腳腫

在旅行過程中,腳腫是長途旅行的常見毛病,

如果目的地是潮濕地區,患上腳腫的機會更大。

在步行過程中,只要是有適宜的休息時間,建議把鞋帶放鬆讓腳得以放鬆和透氣。



五、一天下來後,回到住處,晚上要對腳部進行一定的護養

具體辦法有:

1. 「冷熱療法」:先把腳放在冷水浸一分鐘,

再放進熱水浸3分鐘,此後反覆4次,最後以冷水結束。



2. 在熱水中加入酒,或姜或鹽,浸泡十分鐘左右,這對於抑制細菌襲入,

活絡筋骨、血液循環,以及對腳部放鬆、疲勞的緩解等都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



3. 對腳部水泡的處理,可先用酒精把針消毒,然後輕輕扎破水泡的邊緣,

但別垂直地扎,以免刺傷下面的皮肉。接著把液體擠出,

敷上消毒藥,最後用醫用紗布繃帶包住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3064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