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灌 (回填) 高山瓦斯罐的安全問題

無限爆發| 2016-10-17| 檢舉

前言...

朱雀 → 代表個人的經驗或想法,主觀性難免,且不一定正確或適用於每個人。

聊露營 → 露營觀念的廣泛分享,內容可能包羅萬象,想到啥就寫啥,沒個準。

--------------------------------------------------

這陣子又見到同學們在搞桶裝瓦斯轉高山罐的玩法,一時忍不住動指寫了此文!!

事前聲明:我並非理工科出身,因此沒辦法用啥麼氣體公式算出實際的數據來佐證理論;但在本篇文章中,我會用最簡單直覺的觀點,來談談利用「高山瓦斯罐」轉灌 (回填) 瓦斯燃料時,後續可能會面對到的安全性問題有哪些,並儘量不談及深奧的數據與名詞。內文如有錯誤時,也請各位看倌們不吝指正!!

鳥窩中我曾發表過四篇和瓦斯燃料容器相關的文章,分別是:「卡式瓦斯罐與高山瓦斯罐」、「瓦斯罐轉換接頭」、「2kg 瓦斯桶」及「瓦斯桶轉換接頭」,並有提過個人並不喜歡玩瓦斯轉灌的遊戲,尤其是牽涉到桶裝瓦斯的部分。而在這篇,我會進一步說明為何不碰觸瓦斯轉灌的原因!! 以下進入正題...

首先來瞧瞧瓦斯燃料的裝填容器,基本上容器可以分成三種:下面左圖是市面上最常見到的「卡式瓦斯罐」,內容物為丁烷 (以國內而言),鐵製罐身,結構性最差。下面右圖是「高山瓦斯罐」,內容物可能有丁烷、異丁烷或丙烷的組合,一樣是鐵製罐身,但整體結構要比卡式瓦斯罐好些。高山瓦斯罐的內裝燃料成份較複雜,等一下會再來探討。

第三種容器是瓦斯鋼瓶,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瓦斯桶」,內容物為丙烷及丁烷的組合,瓶身結構最堅固,且還有洩壓閥的安全設計,而下面左圖裏的瓦斯桶是市面上較少見到的 2kg 規格,適合露營時帶出門使用。下方右圖是我曾在鳥窩中分享過的各種瓦斯轉接頭,主要是負責上述三種容器間的介面轉換或封閉。

在了解三種不同容器後,接著來談談何謂「轉灌」,此動作是指:將其中一種容器內的瓦斯燃料,利用符合規格的接頭,將之轉移至另一個容器內存放。同一種容器間的轉移 (如:從 10kg 瓦斯桶轉至 2kg 瓦斯桶) 先不在本文討論之列,目前最常見的轉灌有兩種:[卡式瓦斯罐 → 高山瓦斯罐] 及 [桶裝瓦斯 → 高山瓦斯罐]。

此時大家可能會注意到,怎麼沒有 [高山瓦斯罐 → 卡式瓦斯罐] 或是 [桶裝瓦斯 → 卡式瓦斯罐] 的程序?主要原因是在於卡式瓦斯罐的罐身結構性不佳,接合點多,容器能承受的壓力值較低,故並不適合做為回充的用途!!

至於為何要轉灌 (回填) 瓦斯!? 第一自然是為了省錢:由於高山瓦斯罐在三者中的購買成本最高,因此利用其罐身來裝填比較便宜的瓦斯燃料。第二是為了體積:帶高山瓦斯罐一定要比帶瓦斯桶來得輕鬆,而卡式瓦斯罐的體積雖然也小,但是罐身強度卻比不上高山瓦斯罐。第三是為了配合裝備規格:如果爐具或燈具的接頭是針對高山瓦斯罐的螺紋設計,那麼此做法可省卻使用時加裝轉換介面的麻煩。

因此在各方面的考量下,初步可以這麼下結論:「高山瓦斯罐」確實是個最合適的瓦斯燃料容器,體積小,強度夠,所以也成為各種轉灌方式的目標容器!!

回到剛剛提到的轉灌程序,共有兩種常見的類型,在這裏先不談論瓦斯燃料的個別特性,我僅針對「容器」本身的結構差別來做個簡單分析...

[卡式瓦斯罐 → 高山瓦斯罐]

這點是被認為可行的。因為此做法是從較脆弱的容器中,將瓦斯燃料轉移至較堅固的容器裏,安全性不減。初期我也曾這麼玩過幾回,鳥窩裏的轉接頭文章也有介紹過幾個相關的轉灌介面。需要注意的是:轉灌作業的過程中要謹慎小心,目標容器 (高山瓦斯罐) 在重裝過幾次後便應該捨棄,以免出現意料外的問題!! [桶裝瓦斯 → 高山瓦斯罐]

這點就有待商確了!! 因為本來是裝在厚重鋼瓶中的瓦斯燃料,卻將之轉移到薄鐵片製成的瓦斯罐中,這樣子目標容器夠堅固嗎?整體安全性確定沒問題嗎?對於此類型的轉灌做法,個人一向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因為單單以容器的結搆條件來看就無法過關了,遑論其他?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3059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