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姑娘的變態零垃圾生活:兩年的垃圾就一小罐(組圖)

以民為主| 2016-10-03| 檢舉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位姑娘的故事。看上圖。

真的好愛她的顏,明明可以靠顏值啊,偏偏用讓人無比佩服的生活方式征服了大眾~

她叫Lauren Singer,生活在紐約(專題)。

她在兩年裡製造的垃圾,全部存放在一個僅350ml左右的玻璃罐內,其中包括吃完的零食袋、新衣上的塑料標籤、舊信用卡、防腐劑,甚至還有店員強塞給她的吸管……

EXCUSE ME ?這確定不是在開玩笑?

我半天就能產生更多的垃圾好麼,而且生活在傳說中的慾望都市,真的太匪夷所思了。

姑娘大學是在紐約大學讀環境科學系,現居布魯克林。

她的博客名叫「Trash is for Tossers」,譯過來大概就是「垃圾是給無用之人」。

Lauren對於垃圾的定義是:一切在填埋場中不能被分解的東西。

自打下定決心過「零垃圾」的生活,姑娘就和自己槓上了。

塑料製品堅決抵制,這也能做到?買個零食總要包裝吧?逛個超市總不能空手而歸吧?女生逛街不應該是醬紫的麼?

並不,Lauren出門必帶兩大利器,梅森罐和布袋,哦,還有一根不鏽鋼吸管和方巾。

渴了,用梅森罐去奶茶店用梅森罐買奶茶;餓了,有小方巾包食物;吸管還自帶。

這給老闆多省事兒,哈哈。

逛超市也只買散裝的,小布袋也是超級實用。

買青菜的保鮮膜也是絕對不能要。

Lauren的冰箱,才意識到冰箱可以沒有塑料袋和保鮮膜的存在……

每逢周三Lauren就會把吃不下的剩餘食物用紙袋打包好,其中還包括自己脫落的指甲和頭髮,周末送往郊外的回收站進行回收,給他人做堆肥使用。

好吧,就算這些都做到了,總不能兩年不買新衣服吧?

嗯,Lauren把新衣服都戒掉了,只買二手的衣服。

不能買新衣服,但是不能委屈自己,二手的衣服總可以吧,再說了布魯克林隨處可見二手的服裝店,果然顏好,穿啥都好看。

Lauren覺得,多逛舊衣店會漸漸忘卻快時尚消費,而且衣服上不會有掛名牌的塑料圈。

但對大多數人來講衣服全在二手店搞定不太現實,但我們可以多選擇經典耐穿的衣物,把衣服的折舊率降到最低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你以為這就完了?圖樣突破森,還有更變態的。

Lauren還自製日用品。

你說女生怎麼可能沒有護膚品?

Lauren也有,但她基本上都是自製的,不能用二手就自製了,這菇涼不是一般的讓我佩服。

Lauren每周花一小時的時間製作牙膏、潤膚乳、洗衣粉……

椰子油,小蘇打,薄荷精油,牙膏就好了~

這些自製配方在Lauren的博客上都有分享,她也成立了自己的品牌——The Simply Co,只售賣Lauren和員工手工製作的環保用品,看她膚若凝脂,真想把我的護膚品都扔了。

Lauren還特地買了竹籤牙刷,用舊了就用來刷廁所。

不止如此,看看Lauren的家。

Lauren的家具基本上是舊貨市場淘來的,家具主要以原木為主,物品不多,卻充滿藝術氣息。

不必要的東西絕對不要,必需品儘量找持久性的替代品,這是Lauren在博客上分享的可替代品的清單:

金屬剃鬚刀代替一次性剃鬚刀

竹籤牙刷代替一次性或塑料牙刷

有機椰子油和可重複使用的卸妝棉代替一次性卸妝濕巾

買無包裝的散裝肥皂代替沐浴露

自然未漂白衛生紙代替漂白的衛生紙

可重複使用的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

可重複使用的水瓶代替塑料水瓶

不鏽鋼吸管代替塑料吸管

報紙和麻線可以代替在生日和節假日包裝紙

木砧板代替塑料砧板

竹餐具代替塑料廚具

散裝橄欖皂代替傳統洗潔精

梅森罐代替塑料盒

鑄鐵盤代替不粘鍋

有沒有覺得自己被這位愛護環境,頭腦聰明,胭脂又高的女孩折服了哇?

愛護環境這事,真的得從身邊做起,即使做不到像她那樣,但意識還是要培養,小事上也要用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2870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