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45年的時間跟蹤研究5000名天才孩子,發現了什麼?

科學家用45年的時間跟蹤研究5000名天才孩子,發現了什麼?

針對5000名天才兒童的一項研究已經進入了第45個年頭,研究結果對學校教育將大有裨益。

講到天才兒童時,杜克大學心理學家Jonathan Wai說道,「無論喜歡與否,這些人都控制了社會。測試中前1%的兒童更可能成為出色的科學家、學者、500強總裁、法官、參議員和富翁。」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Julian C. Stanley於1972年發起了該項目,項目名為「數學天才兒童研究」(SMPY),研究了巴爾的摩地區450名12-14歲的高智商兒童,通過SAT的數學測試將他們篩選出來。

Tom Clyne解釋道,這是第一個正式的學術性「天才研究」。5年後,Stanley又擴大了研究範圍,研究了更多小孩,並且決定追蹤他們日後的生活,包括高等教育及職業情況等。

前四組包括了SAT測試排名中前3%至前0.01%的學生。1992年添加了第五組學生,數目達到5000名左右。

跟蹤調查被安排在前四組學生18、23、33、50和65歲的時候;第五組學生已經接受了35歲時的跟蹤調查,在50和65歲還會接受一次調查。

德國羅斯托克大學心理學家Christoph Perleth說,「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研究是否能讓我們了解數學才能卓越的學生到底是如何發展的,以及為什麼他們能有那樣的發展。」研究還在繼續,而其結果在過去四十年里,已經被寫成了400篇論文和幾本書。

最震撼的在於,它反對了傳統的觀點,即「只有足夠努力,在一定能在某些方面成為專家」。今年年初,一項獨立調查發現,有些人並不需要練習就可以在某項運動中輕鬆取勝。

SMPY的結果顯示,在學術領域,這也同樣適用。該研究認為成就的唯一最主要因素是早期認知能力,而非刻意練習和環境因素,如社會經濟狀況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2793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